待棋子收好,关平端茶自饮,略有忧虑:“公父授我重任,我却遇事难决,恐坏朝廷大事。”
郭睦低头沉思,现在江夏战场的一切决断权就落在关平这里,首先是关羽放权,要看关平的表现。
马超那里表现的很懂事,完全就是来帮关平看场子的,什么打由关平说了算,给关羽给足了面子。
张苞又是庶长子,张绍军事威望又低,马良是左护军……马超都束手不抓权,马良更是没机会表现。
这场动员规模在五万的战役里,指挥权就落在关平,和自己这个前护军身上。
关平翻阅自己的公文木匣,从里面取出一封旧信,这是田信对徐晃发动进攻前发给他的信,信的内容核心就六个字‘致良知,无不胜’。
良知,即正确的认知,客观的认知。
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假的,什么又是真的。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谱,只是沉浮于世,有太多的干扰。
胜利就在面前,自己伸手就可触及……可有些不甘心。
现在汉军威势无两,何止丁奉、贺齐来信磋商反正易帜,后面的潘璋也有派人来询问,只是孙权行军迅速,逼迫潘璋去鄱阳扫荡举兵响应的地方宗帅彭猗。
招降、策反,以反正的吴军为前驱,只要打到柴桑口一带,会导致更多的吴军反正。
可这样吞吴,大家的功劳会缩减,更要拿出许多职位安置降将。
今后处置降将,就是一桩麻烦事。
比如丁奉反正的条件就很明确:食邑千户,拜将,还要给弟弟丁封弄三百户食邑;潘璋反正要求也简单:食邑五百户,拜将,不追究前罪。
而贺齐更是家大业大,大到了自己不敢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