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页

“仁道?”陈默看着杨修,淡然道:“我的仁道,就是我的将士能少死一个,那就是仁,仁义,从来都是对自己人的,对敌人的仁义,那不叫仁道,那叫蠢,先贤之言,不是这般学的。”

“但主公如此做法,可曾想过冀州人心?”杨修劝道。

“你觉得,就算我不出此策,你所言之人心,会向我?”陈默有些不耐,摇头道:“打赢这一仗,人心可以慢慢挽回,但若输了,人心也就跟我无关了。”

“唉~”杨修见陈默执意如此,摇头一叹,没再多言,在他看来,不得人心,便是得了冀州也难以稳固,但陈默态度坚决,主意已定,他再劝也是无用,看向身旁的荀攸想要求助,但荀攸眼观鼻鼻观心,显然没有出言之意。

“去办吧。”陈默摆了摆手,示意众人道。

“喏!”众将答应一声,起身告退。

“公达先生~”杨修除了衙署,追上荀攸,皱眉道:“方才主公所言,明明太过专横,公达先生为何不劝主公?”

“德祖啊~”荀攸叹了口气,他觉得杨修有些危险,语重心长道:“这是战争,兵不厌诈,德祖所言固然有道理,若我军如今占有绝对胜势,攸也会劝说主公依你之计,但如今曹军之势不下于我军,袁氏若是重整军队,亦足矣与我军相抗,这等时候讲仁恕之道,实乃取死之道,主公之策,固然有些不仁,但眼下于我军而言,却是最合适的,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策,想要顾虑周全,何其不智?”

“这……”杨修闻言,皱眉看向荀攸,之前陈默杀戮邺城士绅,荀攸就一言不发,如今陈默出此下策,荀攸反而为陈默辩解?

“顾全大局!”荀攸有些无语,挺聪明一个人,怎么就爱认死理?眼下拿下冀州才是奠定主公北方霸主的根本,其他的就如主公所言,等拿下冀州之后再行治理,怎么就非拿着那王者那一套不放?

王者,霸者,有时候真不能分清孰优孰劣,何况那是前人所定义的,陈默虽然也读那先贤之书,但却从未将其奉为真理,要说杨修也是大汉神童,怎的就喜欢老拿前人之言说事?

“但修还是以为,主公错了。”杨修肃容道,随后不理荀攸,径直离开,准备思索如何劝服陈默。

唉~

荀攸算是看出来了,杨修有小聪明,在这方面可说是极为聪明,放眼天下也没几人能比得上,做事也有效率,但要做一个合格的谋臣,却是不够,差太多了,他也不想再劝,有时候人的思维一旦定型,是很难改变的。

另一边,陈默下令之后,便开始着手布署,城外九个小寨却是不能再留着,对付没有士气的袁军还行,但对上曹操,那就有些太嚣张了,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陈默命人将九个小寨拆除,徐晃继续守着浊漳水,同时又将众将营寨合为一营,立于邺城西,由高顺执掌,崔耿、鲍庚、石庚、张绣、庞德为副将,其余将领则回城,双方呈掎角之势,同时故意将护城河暗渠留出,给曹操机会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