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欢快的气氛一直持续到深夜,雨势渐停,虽然还在下,但已经没了多少,空气中弥漫着芳草的清香,隔壁的动静一直持续到深夜方才渐渐停歇。

唉~

蔡琰有些失神的看着眼前的烛火。

“夫人何故叹息?”房门被推开,带着一阵寒风涌入,陈默穿着单衣来到蔡琰身后,吹灭了烛火。

“夫君怎不去陪两位妹妹?”蔡琰有些疑惑,心中却生出几许暖意。

“她们睡了,明日便要出征,今夜也想陪陪夫人刻好?”陈默将蔡琰轻轻抱起。

“嗯~”

轻声呢喃,哪怕房间已经陷入了黑暗,依旧有些羞涩的将螓首埋入陈默怀中,窗纱被夜风吹得不断响动,这一夜注定无眠……

次日一早,早已得到通知的典韦和大郎、王叔、郑叔以及杨叔父子带了两百亲卫在府外集结,跟随者陈默一并出城。

一夜风雨,清晨的安邑有几分凉意,陈默坐在马背上,回头看了一眼安逸城的城门,随后看向前来送行的满宠与徐晃笑道:“诸位,公事要紧,就此别过吧。”

“恭送主公!”满宠和徐晃带着一众官吏对着陈默一礼,躬身拜别。

“走!”陈默对着众人抱拳,调转马头,带着一众将士启程,这一次,他的胃口会更大,并州要尽快纳入囊中。

……

初平二年,对于天下来说,算是相对安稳的意念,虽然各地仍由战乱,但董卓去岁退兵关中之后,天下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或者说关东和关中两大集团的大战暂时歇止,但诸侯却开始各逞手段,开始了各自的扩张。

长安,蔡邕的回归似乎并未引起太大的波澜,蔡邕这次执意回朝,一来是心忧社稷,二来也是想要继续编修汉史,此乃收集了大量典籍,经过无数次校对,专书大汉兴衰的力作,若能在有生之年修成,将是不逊于史记的著作,对于蔡邕来说,官爵并不重要,能够如司马迁一般编订出这等旷世之作,方是此生所求。

“老师!”徐庶抱着一堆竹简进来,看着蔡邕笑道:“司徒公在门外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