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神社?安魂处?”
赵恒悠悠一笑:“真是一个好地方。”
鬼魂也点点头:“确实是好地方!”
天国神社,安魂处,前身是东瀛招魂社,最初的意图为了给在明治维新内战中,为辅佐天皇而死去的三千多官兵招魂,是专门祭祀死在战场的军人的神社,它在东瀛八万神社中有着独特地位。
随着历史发展,它后来改名称为天国神社后,虽然继承当初慰灵的做法,但同时开始强调表彰功绩的性质和功能,通过表彰、颂扬为天皇、为国家而死的所谓“英灵”,来灌输天皇主义思想。
在一九四五年以前,天国神社一直是国家的宗教——神道的最高设施,不可被其余人超越,天皇不仅出席新的战死者举行临时大典,还在每年春天和夏天举行例行大祭时,也派亲信死忠参拜。
通过天皇的参拜,天国神社作为宗教教育设施的功能得到了强化,它将这样的观念灌输给人们:只有为天皇为国家尽忠的人,才能被恭敬放在天国神社供奉,受到民众虔诚地祭祀,千古流芳。
要想得到天皇陛下优厚的恩惠,必须向供奉在此的人学习,为天皇为国家尽忠。在三四十年代,出于对外侵略扩张的需要,军国主义者们编织出种种神话,用天国思想驱使士兵在战场上冲杀。
让后者犯下滔天罪行!
天国思想要士兵们相信,效命沙场如樱花飘落,其魂可在天国神社内找到归宿,作为“天国祭神”万世不灭,受人景仰,在此谎言的煽动下,无数士兵暴尸于异国荒野,手上沾染无辜者鲜血。
二战结束后,东瀛军国主义思想的遗老遗少们,利用秋祭的机会,把东条英机、板垣征四郎等十四名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极刑的甲级战犯的亡灵,以昭和殉难者的名义,悄无声息塞进靖国神社。
还有一千多名被处决的乙级和丙级战犯也被合祀其中,至今,天国神社供奉着三百多万个灵位,其中二百万个是二战亡灵,只是相比神社各大殿的牌位,安魂处更加毫无水分安葬着战犯尸骨。
“杀人无数,却死得无憾!”
赵恒看着十多米高的石碑,嘴角勾起一抹冷冽:“如果屠杀几千万华国人的刽子手,能够得到如此死而无憾的安葬,还受万人瞻仰和膜拜,横死的华国先辈又哪能安息?来人,调部铲车来!”
赵恒猛地高高跃起,手中拿过一把锋利军刀,右手一抖,刀背狠狠撞在安魂处的石碑,只听咔嚓一声脆响,颇有历史的石碑晃动一下,随后多出一道裂痕,落地的赵恒再度弹起,猛地撞过去。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