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页

但有一说一,效果就是要比诸夏之国的那点传统强一百倍!

“岗亭在徐城那里没有吧?”

“徐城?没有。”

“嗯,那就好。”

李解将望远镜放下之后,又再次确认一下问道,“真没有?”

“奉首李之命,岗亭只是布置到了钟离北城。”

“唔……”

李解这次放心了,不过还是多了一句嘴,“亭长没有姓刘的吧?”

“没有。”

“那我放心了。”

要是来个姓刘的亭长,这谁受得了。

不过低头一看自己的马车,也不豪华,挺好,至少姓刘的亭长,肯定瞧不上这种档次的马车。

淮北的岗亭制度,其实就是脱胎于最早的“白沙勇夫”,各“沙野”之间,都有望楼,治安武装力量,就是“白沙勇夫”为首,然后筛选各“沙野”中的勇士吸收进去,形成高低搭配,然后去除“百沙”的中坚武装力量。

到如今,哪怕吴国内斗已经白热化,“百沙”的武装力量,终究只能依靠江阴邑的白沙勇夫。

“沙野”不是不想自己组织武装力量,只可惜“百沙之主”不允许,担惊受怕的倒霉蛋们,也只能祈祷白沙勇夫真的能够保证他们继续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然而事与愿违,随着地方豪族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引入野人为己用,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