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赵桓哈哈大笑起来,笑的朝堂的诸位大臣莫名其妙。这个笑话好笑吗?
他笑了很久,看着李纲连连摇头,你这个李圣人,也有被人弹劾贪腐的这一天啊!
赵桓发笑的理由,就是这个连个青楼都不逛,靠着宰相俸禄才过上吃穿不愁的李纲,也被弹劾贪腐了。
宇文虚中也站了起来,拿出一道札子说道:“那桥是年年修,年年塌。这汴京的路也是年年坑坑洼洼,年年修修补补。官家,臣弹劾李太宰。”
“耗费国帑。罪名不小啊!”赵桓拿出了札子看了半天,笑了笑,让赵英给了李纲。
“太宰自己跟他们解释下?”赵桓终于不在发笑,将宇文虚中的札子递给了李纲。
李纲自己看完也是气的连连摇头,看起来他李纲是一直在折腾汴京的城建,有点别有用心。
李纲无奈的摇头说道:“拆迁民宅拓宽道路,要花钱,三合土石料要花钱,修下水道修缮水路要花钱。这一笔账、一笔账,都是清清楚楚。你们要是觉得某贪腐,就去查查账去!”
“为何拓宽道路?明明已经够用了。这一系列的花销,都是你李太宰的主张,甚至开封府少尹李少卿都说不上话,账目是对的,但是谁知道你李太宰有没有借机将路段,扑买给城中员外从中获利?”吴桐质问道。
这官司打到官家面前了,吴桐也敞开了说,不搞什么恶意隐喻了。
“朕知道了。你们就是不明白为何李太宰执意扩展道路,甚至连城门都在扩展,是这样吗?”赵桓问道。
李纲修路的事,他是举双手支持的,要想富,先修路。
这是至理名言,没有宽阔的道路,没有便利的交通,想富起来,天方夜谭。
“官家,臣自然知道修路是必要的,但是完全不必如此大动干戈啊。现在的路,即使拓展了城门,那也完全够用。李太宰此举有假公济私之嫌疑。”吴桐还是据理力争地说道。
差距啊!
要不人李纲坐在太宰的位子上,你数年蹲在计省的部长位子上,不挪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