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二十九军擅自妥协,统帅部派时任参谋本部总务厅厅长熊斌赴保定,向二十九军做出一系列承诺:要枪有枪,要粮有粮。
这是怕宋喆元成了第二个张少帅。
他一退,华北就会成为第二个东北。
方不为觉的这一招有点神来之笔的意味。
熊斌还没到保定,宋喆元就和日本达成了第一次协议……
当然,称不上割地卖国,不过是延照中央政府的一惯风格,答应了部份日本人的条件,同意日本人派人进入卢沟桥以内的宛平搜查。
其实就连宋喆元也没想到,这是日本人的缓兵之计,刚过了三天,日本人就主动撕毁了这份协议。
宋喆元白白背了一次骂名。
但除了方不为,谁都不知道日本人的真实意图,南京统帅部有点慌了。
二十九军一妥协,日本人就能腾出手来,对上海和南京下手,到时候就会成为腹背受敌的局面。
在七月十四日的统帅部会议上,当即有人提出封锁长江,并派海军驻防吴淞口……
这是要全面开战的架势,谁都做不了主,只能报请委员长定夺。
委员长半信半疑。
到这个时候,他还是不太相信,日军会全面化开战。
直到日本的军舰开到了下关,关东军各师团陆续往华北集结的消息传来……
“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后的关头,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