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他一次次批改完评语,发下去后,直至最近,交上来的字都是越来越好……
这让赵戎都有些想和吴佩良家的书童见一面了……
书桌前,赵戎失笑。
过了一会儿,他继续埋首桌案,侧脸专注的批改正义堂学子们的功课。
所以,赵戎觉得整体上,率性堂学子的字是比正义堂好的。
但是除了刚刚他脑海里闪过的几个人进步快外。
率性堂整体的进步,是没有正义堂快的。
而决定这些的。
是态度。
夜,静悄悄的流淌。
万籁俱寂。
东篱小筑北屋,书桌前的年轻儒生,低头疾笔。
案头纸稿堆积的小山,高度渐渐降低,书山被一份一份的‘搬’到另一处。
灯盏被一只手背沾了墨点的手,持剪,一次次的剪去烛心。
年轻儒生埋头书写,只是偶尔在改完一份字后,会取来某片杏叶。
安静片刻,在上面轻轻写着给某些远方故人的话。
也有时,他会缓缓停下手里的笔,去到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