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淳开宗明义,既然要迁都,就要打仗。

朱棣的意思更明白,就是要打大仗。

把朵颜三卫干掉,其实是为了清理战场。

朵颜三卫跟蒙古诸部彼此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不把他们拿下,这帮人通风报信,就根本抓不到蒙古人的主力。

前面已经提到过了,以目前大明的军力来看,跟蒙古斗,不是战力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抓到对手的问题。

只要能抓住,蒙古人必败。

反之,如果抓不到,被人牵着鼻子走,拖得筋疲力尽,粮草断绝,就有可能惨败,甚至全军覆没。

很不幸,在历史上,丘福带领十万大军就是这么完蛋的。

老朱活着的时候,数次北伐,已经将蒙古人完全赶出了长城一线。

接下来的作战,就必须深入大漠,朱棣五次北伐,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二者北伐的地域不同,敌人不同,作战目的也不同,是没法放在一起衡量的。

如果勉强对比,多半就是卫青和霍去病痛击匈奴那种情况。

不得不承认,朱棣论起打仗虽然很厉害,但是征战大漠的本事比起卫霍还差了一截,尤其是霍去病。

他出击匈奴的时候,非常重视情报,以匈奴作为向导,时常能抓到匈奴主力,痛击敌人,取得丰厚战果。

相比之下,朱棣在北伐蒙古的时候,情报工作就非常糟糕。

北方的朵颜三卫,甚至是一些走私商人,他们通常会提前泄露大明的军情,使得北伐大军屡屡扑空,找不到对方的主力。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朱棣北伐的对手,鞑靼部太师阿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