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训曰: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君之所存,唯赖生民!若无万民,天子不如夷狄一酋长也,此魏文侯之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老刘家在别的地方,或许很糟糕。
譬如小鸡肚肠,譬如天性凉薄,譬如喜欢过河拆桥。
但在正治上,却一直很清醒,姿态也素来摆的很高。
历代天子诏书之中,提及次数和频率最多的,就是‘民’,几乎所有诏书,哪怕是任命大臣和册封贵族的诏命里,也能找到叮嘱和训诫其‘安民’‘保民’‘教民’的内容。
这是因为刘氏的法统,来源于高帝斩白蛇起义和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
这是根,经过汉太宗刘恒的巩固、发展以及先帝孝景皇帝的培植,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刘氏统治十三州的依据之一。
所以,无论如何,哪怕是吃亏,刘氏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招牌。
就像当初,卫满朝鲜挑衅,当今天子立刻勃然大怒,置匈奴于不顾,发动大军灭之。
也如当年,大宛人自恃远离汉疆,便杀辱汉使。
于是,贰师大军跨越万里而伐之。
那些当初自鸣得意的大宛贵族和他们的国王的脑袋,纷纷被自己人割下来,送到了长安。
何况,还是与死敌世仇匈奴之间的战争?
退兵?不可能的!
对天子来说,这个事情,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加大力度!
他也只会向贰师将军下达一个命令——加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