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张越看着他。
“是这样的……”桑钧整理了一下措辞,然后道:“自侍中下令,给与新丰民众官假农具以来,工商署共计审核批准了一千七百余宗大小假民农具的申请……”
“加上新丰百姓自费购买、地主士绅申购等等,如今新丰的曲辕犁与耧车、水车基本已经满足,即使有需求,也不会太多了……”
“而邻近数县,来求购者虽多,但许多人都因价格等问题,只能望而兴叹……”
“而工坊园之中,却在不断生产和制造着种种农具……”
“这……”桑钧看着张越欲言又止。
张越看着他,脸上堆满了笑容。
新丰工坊园内的工坊,随着技术的熟练和完善,产量迅速增加,这是事实。
产量增加后,大量农具渐渐积压,也是事实。
但是……
能积压多少呢?
以张越所知,现在,几乎大半个关中的地主豪强贵族,都在工商署大量下订单,订购包括曲辕犁、耧车、水车在内的种种新式农具。
甚至就连传统的杷、锄、铲、镰刀等农具的订单也是源源不断,以至于工坊园内的大部分工坊从天亮到日暮,一直在生产,才将将勉强能够做到满足市场需要。
而越来越多的人,却还在不断向新丰涌来,求购农具。
原因很简单——工坊园的规模化与分工合作模式,将各种农具的成本大大降低。
加上少府的指导,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