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1页

面对这二十万乌合之众,赵三十万锐士自然不惧,纷纷请战!

甚至对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叛军这拙劣的破釜沉舟之策,简直贻笑大方,恐怕应该叫自绝生路才是。

但在赵玄看来,叛贼此举表面看是破釜沉舟的拙计,却实是以这被裹挟强征入军的百姓为筹码,来要挟他。

他深知这关外二十万乌合之众中,大部都是被强迫的无辜百姓。

而一旦开战,必定血流成河,无数黎民百姓将因此失去自己的父亲、儿子……可谓户户麻衣披白,这是他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可叛军之中又有修士相助,自己一时也无计可施。

身为赵氏皇子,难免顾念同宗血脉之情,加之不愿对无辜百姓大开杀戒,赵玄这素来不喜繁琐国政的九皇子如今的人王,竟迟疑了起来。

如此,犹豫不决的赵玄,正如当年桃花村中,洛羽对赵皇懿私下长谈的一般,赵玄聪颖而洒脱风流,具慧灵根,内存君子之风骨,不失仁孝情义。

这看似是夸赞之言,其中却也透露出一个信息,那便是赵玄的性格中有重情重义的一面。此等性格当得君子,却不适合为帝。

毕竟帝王有时候,也需要铁血的一面,更需要杀伐果断!

所以,赵之社稷最终交给了其素来沉稳冷静的二皇兄,赵成。

一时间,两军相持于和关外,而所谓的谈判则渐渐陷入僵局。

可就在此时,和关之上。

赵玄正独自背手而立于殿内横陈的沙盘前。

他痴望着沙盘中那插着叛字玄旗的泽州山河,自责喃喃:“父皇、皇兄,玄……终究不擅社稷之重啊……”

长吁短叹之际,忽然殿楼外传来了军士的阻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