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页

老樵夫还真没有想过这问题,他困惑地问道:“这是为何?”

洛羽答曰:“这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君子和小人亦如五谷和杂草,也必然会出现的。

事要人去做,而事物的成败除却命数使然,剩下的主要看人,所以一件事能不能成,就要看如何使用君子和小人。

君子喜欢阳善,小人喜欢阴恶。从善可以看出仁义,从恶可以看出利益,不是吗?

如此反推就可以得出,利益至上就会不断滋生小人;仁义至上就会不断滋养君子。其实晚辈以为人本无善恶之分,但世界却存在善恶阴阳之分,所以老人家您……明白吗?”

见老樵夫沉思呢喃,似有所悟,他接着道:“其实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所以真正的道,从来都不是极端的哪一面。”

说着,他翻动右手掌道:“因为无论是极端的正,还是极端的反,都无法持久,唯有这正反之间总是被人忽视的一道……看似无为中庸,却是恒久所在。

就好比滚动的车轮,轱辘圆、跑得快,看似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那中间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声的车轴。而这车轴,便是阴阳运转之易要所在,中字玄妙之处。

晚辈浅见,以为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中可承上启下,控东西南北四方,万千变化在其表,大道至简隐芥其内。”

此刻的老樵夫已深以为然,赞同地问道:“听小郎君一席话,胜过千年修啊!那我该如何了解万物的变化之道呢?”

“老人家妙赞。”洛羽谦逊告之曰:“想要了解万物变化,如管中窥豹,其实并不是一味的把自己想象成万物,而是……‘我’~即万物。”

听罢,老樵夫犹竟然觉灵台激流,如沐浴清泉,似霎那恍然大悟!

这‘我’即万物四字,简直是大道真言,恍惚间竟叫人有种一霎跳脱梦幻泡影,超然物外,俯瞰天地的玄妙莫测之感……!

仿佛一切都清晰可见了,一时又有些难以言表。

此刻,他望着正微笑以对的洛羽,已惊为天人,感叹连连:“老朽常闻,举头三尺有神明,今日得遇道子,几如闻神明垂音于眼前啊!”

说着,他竟向着洛羽再三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