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行,冷太医说了,这人参放得时间久了会失去药效,万一浪费了怎么办?”芸宛嗔怪道,“况且也只是费些时间罢了。”
若只是寻常用来补身子的人参,芸宛也不至于费这么大力气。可是冷太医私下里同她提过一句,公主的脉象很是奇怪,似乎是常有心事郁结在心,可面上却不显分毫。面相与脉象不相符,导致冷太医不敢随意下药,喝了参茶至少可以固气养神,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殿下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让她睡得安稳一些。
在芸宛心中,公主殿下一直是无所不能的,在冷太医说这番话之前,她从来没有想过公主会郁结于心。只是冷太医的话却直接点醒了她,是啊,若公主若真的如旁人所言一般被皇上疼爱,又何须如此算计?
楚慧倒是不知道芸宛心中想了这么多,她只知道面前的一壶参茶是芸宛亲自为她熬的,便满心欢喜地倒了一盏,细细品味。“这参茶果真不错,喝上去满口清甜,不似以往的参汤带着些许涩味。”
“公主喜欢就好,若是下次再得了这样的老参,我再为公主熬制。”芸宛撑着手臂看楚慧喝参茶,感到心满意足。
楚慧很喜欢听芸宛说下一次这句话,未来会有无数个下一次,这也意味着她们会互相依靠着对方,很久很久……甚至是永远。
……
就在楚慧和芸宛岁月静好的时候,朝中却出了一件大事。原来是皇帝在早朝的时候,下了一道圣旨,封五皇子为宣亲王,封地铭城。此外,还要加封帝元公主为帝元长公主,爵同亲王,赐封地,准养近卫三千。
此令旨一出,朝中沸反盈天,多的是大臣反对此事。他们对皇上加封帝元公主一事没有太大的异议,帝元公主本就是已故先皇后的孩子,作为当朝嫡公主,加封也不算什么大事。可皇帝竟要给给公主封地,准养亲卫。本朝自高祖皇帝以来,准封亲王却不允许有封地,更遑论这封地还是给一位公主的。而且公主还有近卫三千,这要是公主万一生出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岂不是能一举控制住整座皇城?
谢老丞相是两朝重臣,在皇帝面前说话很有分量。他看皇帝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模样,终究还是拖着年迈的身子跪了下去:“皇上,请老臣有一言,赐公主封地一事与祖宗规矩不合,老臣恳请皇上收回旨意,免得……”
“丞相年事已高,既如此还是少说些话吧?”眼见谢丞相说话喘气,皇帝直接截了他的话头,“朕金口玉言,既然下了这道圣旨便不会收回。再说了,慧儿只是一个公主,朕给她那一点子封地和几个近卫,还能让她翻了天不成?”这其实是皇帝深思熟虑之后的主意,只是因为知道朝臣们会反对,所以一直未曾提出来。这一次借着要为五儿封王赏地的事一并带出来,其实这两件事都不合祖制,可朝臣们若要反对,总不能只反对一件事。梁妃的母家在朝中影响力颇深,他们为了五皇子定不敢大肆阻挠,皇帝两件事一起说,就是为了让重臣投鼠忌器。
“皇上——”谢丞相再一次大喊出声,“此事真的不妥啊!若皇上执意要赐公主封地,老臣就撞死在这大殿之上。”
“皇上三思——”其余朝臣也一并跪在了谢丞相身后,其中意思十分明了。
“朕意已决!”皇上起身,负手而立,“来人,谢爱卿年事已高,朕念其劳苦功高,特准其提前下朝,陈福,派人送谢爱卿回府!”离开了大殿,谢丞相就没了以死明志的机会,即便他真的过不了自己那一关自尽,那影响绝对比死在这里低强许多。
“是!”
“皇上——”谢丞相被人拖下去的时候,还在不甘心地喊着皇上,他实在不敢相信一直以来为政宽厚的圣上居然会对自己这个老臣采用这么强硬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