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隋朝时陈龙树父子开边,在大安垌设立了县衙,名为怀德,并派驻了陈氏族人来此任县令。
不过辖下诸峒的俚僚既不入籍也不纳税赋,但陈家开始以县衙为中心,建立了在此的据点,驻有私兵,设立集市,慢慢的也引诸俚僚前来交易,收起市税,并且派人来开垦田地,阿发家正是那个时候来到怀德的,他们这些有汉家身份的土人,从此在这片地区落下脚。
后来陈氏父子因参与叛乱被赶出这片地方,俚人酋帅谈殿成了这一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再后来秦军来了,谈殿被调到郁林,冯暄前来任太守。
上次冯暄叛乱,苍梧太守陈龙树又杀回来,联合了不少俚僚夺取了永熙郡,但很快秦军平定叛乱,把陈龙树调去桂林任都督指挥使。
“其实不管上头这些太守怎么变换,这里实际上一直都是俚僚人的地盘,附近几县最大的势力便是罗窦垌联盟,有一百多个峒组成。”
按阿发说的,虽说俚僚是岭南最大的族群,可实际上,俚僚人并不是一个整体,不说有俚人僚人之分,就算同是僚人的诸部,也还按地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部落联盟,联盟下辖或多或少的溪垌,而那些联盟,又经常相互开战,所以说,正是这些百越人的内乱,才让当年南下的汉人渐渐的在岭南站稳脚根,并势力越来越大。
如今的俚僚大多退往山区,那些平原反而成了阿发他们这样土汉人的地盘。
冯暄死后,陈龙树被调走,其私兵也撤离,因此现在的怀德县城,其实是空的,没有官长没有兵马,由罗窦垌联盟代管。
船只还未登岸。
县城边的江边码头,已经站了许多人在那。
水牛号角和铜鼓还在敲打。
随着这声音的悠悠传远,许许多多的罗窦僚正在赶来。
“这铜鼓每个村峒都有,一旦敲响,可不一般,僚人可用铜鼓表示警报、集结等,在外的僚人听到后,能够分辨出鼓声命令。现在这是聚集鼓令,所以僚人都在赶来。”
船靠近岸边。
十几名赤着膀子,短头发,身上还纹着各种图案的僚人便跳下江朝船过来,刘仁轨始终高度戒备,结果这些人到了船边,却只是推着船靠岸。
“这是他们欢迎你,表示你是他们尊贵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