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

“猪油也可以的。”

后世人讲究健康,于是认为植物油比动物油吃了更好,而在隋朝其实植物油比较少,虽然也有,但不普遍,时人吃的更多的还是动物油,特别是这个时代的烹饪方式普通以煮炖为主。

连贵族官员都是吃羊油为主的时代,百姓能吃上猪油都不错了。至于麻油,其实也只是一般做煎饼之类的食物时才放,其它时候植物油更多的是用做灯油。

借来了油,罗锋却又发现家里没有配菜。

最适合搭配面片汤的西红柿没有,西葫芦也没有,连菠菜都没。

按历史记载,此时好像已经有菠菜传入中国,但这属于新来的菜种,一般市面上见不到,也就少数的贵族官员的餐桌上才有,至于西红柿好像得到明末时才会从美洲传入中国。

小六再次出马,这次从另一位邻居家借来了一点菘菜。

菘菜也就是白菜,不过品相远不如后世时的白菜好。

他还从自家菜地里弄来了一点菜,就一把小葱,还有一把薤,这菜古诗词里常见,他看了两眼觉得很眼熟,这在后世应当是叫藠头,像葱又像蒜。

配菜勉强有了,不过调味料却又少的可怜。

小妹端出一个小陶罐,黑乎乎的却很神秘。

结果却是个小盐罐,挑出来一点,一颗颗很大颗粒的盐巴,并不白,黄中带黑,明显杂质很多。

可按小妹说的,就是这样的盐那也是很贵的。

家里的盐都是拿粮食换的,有时去县里集市上换,有时则会有人挑盐下来换粮,一升盐换十升粮,向来都是这个价格,盐价是粮价的十倍。

盐价高,却还品质很差。

一斤面粉做成的湿面片大约一斤三四两,这三斤面粉倒有四斤左右的面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