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页

杨晓凡看了一下,上面记录了一些庄敏秀反应和评价,最后的部分,心理医生用略大的字体写着重度心理障碍的结论。

收回病历,医生叹了口气道:“杨先生,病人的情况不大好,现在我们只能先进行给药,并辅以心理疏导,其实,在心理疾病方面,家人的作用更重要,病人之所以会发病,主要是因为严重的不安感或者人生观的幻灭,这都是感情因素引起的,因此,家人的抚慰和关爱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你们应该格外的注意这点,一定不能在她面前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嫌弃的态度,否则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医生,那个……病人的病因你也知道,那么能不能消除这个病因呢?”

“你的意思是……”

“你们不是有催眠和暗示治疗么,不能让她将这段不愉快的记忆给忘记么?”

“呃……这个是不可能的,催眠没有你想像的那么强大,而且消除或者篡改记忆这种事情本身就是对精神的伤害,如果因此造成记忆混乱,那绝对会让问题变得更复杂,直接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精神分裂。”

“这么说,现在只能采取药物和疏导治疗?”

医生无奈的点头:“是的,心理疾病的治疗是需要时间的。”

“那么医生您认为病人治愈的可能性大么?”

“这个……”

“请说实话。”

医生推了推鼻梁上的眼睛,又叹了口气道:“实话说,我不知道,不过与上次的情况相比,病人的情况应该说更糟糕了。表面上,病人正在努力的对抗自己心理障碍,甚至在不触及问题实质的时候,跟常人无异。但是这只是表象,事实上,病人正在将心理障碍更深的埋进内心深处,一旦涉及到她不愿意提及的事情,她的情绪就会严重的失控。在我们看来,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事实上我们更希望病人能够敞开胸怀,去一次次的接触自己心里最不愿意接触的那一部分,然后通过这种不断深入的尝试,最终让自己接受现实,这才是治疗的最终办法,可现在……”

“这样啊,那么,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能消除她这一部分记忆,您觉得对她有帮助么?”

“消除记忆?你说的是封闭记忆吧?确实有些病人会主动的封闭一部分记忆,其实这种自我保护本身也是一种病态,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可尽管如此,这种情况也还有后续的问题。一个是万一记忆突破了自己设定的封锁呢?那时,也许带来的冲击和伤害更严重;另一个是你主动封闭的记忆别人可没有封闭,除非完全换一个生活环境,否则这种记忆封闭根本就不靠谱。当然,封闭记忆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是我们能主动控制的,完全是病人的自主行为。”

杨晓凡想了想,点了点头道:“我明白了,谢谢医生。”

“不客气,哦,对了,今天治疗的时候我发现了一点新的问题,她在催眠治疗时反复提及了一个名字,似乎对这个名字有着很深的恐惧,甚至比对那次事故中死去的孩子更不愿意触及,我觉得,这事应该告诉你。”

杨晓凡一怔:“哦?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