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秦书记,我已经看完了。”郑直放下了手中的资料回答着。

“嗯,那怎么样,你对这件事情是怎么看的呀?”秦向华态度和蔼的直向郑直,期待着他的回答。

这种事情怎么可能那么快的就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并要表态呢。这件事情初看是两种态度在其中,实际上确是以田龙山与向同同志等本土派的意见,另外还有一种则是像冯思哲这样青年派,激进派的一种意见。两种意见大概可分为保守与创意,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意见遇到了一起,让郑直去马上表态支持谁似乎是有些难了。

第1889章 郑直下哈省(上)

郑直与唐逸并不一样,很早的时候唐逸就在中青团工作,还做过团中央的总书记,可以说接触的都是年轻人,都是年轻人的理论与思想。可是郑直确是从中央部委直接到地方任了管经济的副省长。而在中央部委的那段很长的时间里,他学会的则是巡滔守据,跟着很多在部委工作的老同志学会是沉稳。虽然说郑直骨子里不是古板的人,要不然也不会有今天的成就,成为最年轻的副总理之一,并且有望在明年的全国人大中成为常务副总理,在六年之后接任总理之职了。

可终究是在部委工作多年,接触的老同志最多,他在遇事的时候还是先学会了顾全大局,就像是发生在汤车县的事情,他也曾听说了,知道这其实并不是冯思哲去找人家的麻烦,而实在是那里的一级党组织做事情太鲁莽了,是冯思哲抓住了契机想去改变官场的规矩。

所谓规矩,当然是在长时间里在从中很多事情中慢慢形成的。可以说是有一定的规律和正确性的,虽然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正确吧,可至少这件事情存在了,就应该有它的道理,而现在冯思哲想去改变,可想而知,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力了。

现在在中央反对冯思哲的声音可不少,尤其是对于他想利用这件事情,否定一级党组织的组织决定一事,很多老同志并不喜欢,甚至还有人认为,这是冯思哲在哗众取宠,甚至是政治上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而若不是因为秦向华,段江河等中央大佬还一直没有表态的话,估计早就有人开始去讨论冯思哲是不是还适合现在这个位置的问题了。

正值此时,秦书记确是想知道自己的意见,这样一来的话,郑直就不能不去多考虑一下在回答了。要知道,此时的郑真可不仅仅代表的是自己,而是代表着一种极其强大的中央势力,因为大家都知道,郑直可是老革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之前说过,华夏地大人多,像这样多民族的一个大国,党内意见想达到完全的统一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这就有了所谓的改革派也即左派,保守派亦称右派,还有就是学院派,这其中包括留洋,高级知识份子,而除此之外,还有的就是老革命派以及家族派,这其中具体的划分有京津系,坤系,本土系等等。

这些中任何一个势力都是不可估量的,其能量之大也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轻易撼动的,而郑直代表的就是老革命派,这当然与他多年的中央部委工作,多与老同志打交道,并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有着很大的关系了。

而秦向华同志之所以问郑直这个问题,实际上问的也就是老革命派对发生在汤车县事情的看法,作为总书记,那是总揽全局的,他总是需要把各方面的情况汇总,最后拿出一个大家都愿意接受的意见来吧。

看着秦向华同志还在等着自己的答案,郑直便回答道,“秦书记,这件事情我也是刚刚了解,现在就下断言似乎是有些唐突,不如这样吧,我想了解一下,在谈意见。您也知道,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呀。”

“呵呵,好,既然郑直同志对这件事情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我看就这样吧,不妨你就去一趟哈尔省,真正的把事情好好了解一下,然后回到中央汇报这件事情的具体情况,你看怎么样呀?”秦向华同志似乎是在等着郑直这样说一样,人家刚刚说完,他就挖了一个坑丢了过去。

明明是秦向华想让自己去处理这件事情,可偏偏说的还这样好听,好似就是他主动要求的一般。郑直算是了解了什么是总书记的智慧了。只是事情以然这样,他实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好吧,既然这是中央的决定,我服从。”

“呵呵,好。”秦向华高兴的点了一下头,这件事情就交由郑直就处理了,这样一来,主动权就重新的落到了他的手中。之前田龙山的告状,冯思哲的申诉都让他感觉到压力很大,这两人就像是手心和手背上的肉,说谁的不是都不太好,而如果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弄一个不好,工作上就会十分的被动了。相反的,现在郑直去打了头阵,他一来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好好想想解决事情的办法,二来呢,有郑直做挡箭牌,他的压力也会小一些,到时候真的做了错误的决定也不是他自己,而是有郑直以及他身后的势力自己一起去扛了。政治上永远都是这样,为了维护权益很多方法都是可以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