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霖所著《绣襦记》中有:“中原雅韵何消记,南蛮鴃舌且休题”之句。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也有:“巡抚檄公(袁可立)查验,而二夷已毙杖下,其十八人皆鴃舌不可辩。”
意思是甚,不问自明。
在现在这个时候,中原雅音,也或者说是河洛雅音,得到了整个社会的认同,乃是无可动摇的官话。就如是后世学普通话,各地方的读书人、武人、富贵商人等中上层人等,一口流利的官话雅音乃是标配。但就跟燕京城里的大爷大娘们一口地道的京片儿一样,就是中原地区的老百姓们,说的也只是中原方言而不是纯粹的官话雅音。
这种‘官话’一直来都是中上层社会的标配,与广大的普通民族甚是疏远。现在陆皇帝忽的叫官府大力推广官话,针对对象还是全民的,这可是给礼部出了个大难题。也让社会上好一阵热议。
而与这个话题永远牵扯在一起的简化汉字,那也是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大讨论,就是朝中都有人对此持反对意见。
很是有几个脑筋僵硬不知趣的家伙,认为此事有违圣道,不敬先贤文圣,一个个跟看不见秦汉时候的简化字一样,只说万不可为。
哪怕那简化字在陆齐从已经存在了很久,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更悠久。
早在很多年前,陆谦就已经指示在学堂、官府等尝试着推行简体字,但先前加起来不足三百字,还是分出几批放出去的,现在却是要全面铺展开,这个增长幅度可就太大了。
民间的诽议同样被儿孙们带到了皇室家宴中来。
叽叽喳喳的声音让整个宴席不得清净,可陆谦却觉得这很家庭。
一二十个嫔妃凑在一块儿,那是相当养眼的。陆皇帝喝酒吃菜,目光除了看看小辈儿们,自然也不会冷落了自己的女人。一个个都是艳色,哪怕上了些年纪,都有着自己的风韵,瞧着真狠养眼。在这个时代当皇帝,开个后宫,收点儿艳色,享受一番女子的温存,那是天经地义的好福利。
夜已经深了,御花园的家宴早就已经结束。陆皇帝带着皇后方金芝去了宫外樱洲上的小楼,看着方金芝在那里对着镜子梳头,陆谦无声的笑了笑。
刚刚沐浴完毕,当然是和陆皇帝一块儿洗鸳鸯浴。已经侍奉过陆皇帝一次的方金芝,就坐在梳妆台前等着头发阴干。光可鉴人的秀发向一侧垂下,散散地盖在规模愈发宏伟的凶器上。已经是三个孩子母亲的方金芝,一子二女,为陆齐皇室的开枝散叶是立下过赫赫功勋的。
但年纪四旬的她却没有丝毫想要计划生育的意思。如果可以,她更愿意再多生养一个儿子来,好让未来时候她的儿子能有真正靠得住的帮手,她觉得自己的身体完全能承受。而且世界又那么大,她就是再生十个八个也不愁陆皇帝没封地不是?
黑蜀黎不去说,只澳洲探得的面积之广大就不弱于中原,更不要说美洲了。所以啊,别给陆皇帝省心省力,生出来就都是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