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画面说是在太平年景才对,怎么也不改映现在一座刚刚沦入匪寇之手数月的益都。
“陆谦竟有如此治世之才?”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可是他们知道自己的份量,还不足以让陆谦为了他们而弄虚作假。
到了兵部衙门,苏定引着他们直入职方司,这就是兵部的组织部。那职方司郎中与苏定相熟,两边交接后,多叙了两句话,就听得外面忽然传来了一个粗大的嗓门:“休聒噪。薛永何在,唤他出来见俺!”
苏定惊愕,“这是何人?”在兵部衙门直呼兵部尚书名号,他好大胆子。
那郎中苦笑道:“一浑人罢了。乃方圣公二太子方毫是也。”
杨温忍不住嗤笑,“再是浑人,如此无理,也当乱棍打出去。不然你官署威严何在?旁人看了去,都以为是梁山泊怕了那方腊呢。”
第384章 齐王爷的后宫
那兵部郎中只是上下打量了杨温一眼,没有厉言相向,也没有回他话语。只做视而不见。
他并不知道杨温的具体姓名,他只与苏定刚交了名册,还未发授职衔。
但是他聪明的忍下了这口气。
实是因为他是个聪明人,毕竟能在兵部衙门坐上职方司主事这一要紧位置的人,如何不知道眼前的这干人是什么样的来历?用他们内部的话说,这批人都是未来的大将苗子。只要人一点头,彻底的为齐王效力,那眼睛一眨,可能就是五军都督府的要人了。
他不接话,苏定却要顾及杨温的脸面,更重要的是隐藏在他背后的杨志的脸面。“杨节帅有所不知。俺家大王已与江南方圣公家的金芝公主议了亲。三书六礼虽是才刚走一遭,但事儿,已经是板上钉钉。”如此这方毫在兵部衙门耍横就有的本钱了。
但若只因为方毫是陆谦的二舅哥,这兵部衙门就稀软了,估计他们还是会叫今日在场的不少人瞧不起。那郎中也是有了台阶下,就接口说道:“更重要的是,两家本说好这月中旬再走一批军资。谁料这严寒凌冽,港口封冻,眼看是走不得海船了。薛尚书转笔就把那军资中的部分划分给了地方官府,用以筹备守备军兵。”这消息很难隐秘,摩尼教在益都城中就有驻点,内中人物察觉到了,又恰恰赶到方毫一行前来益都,算是热闹了来。
方毫表示很不满,山东沿海是没有可通海船的港口,但是淮南一线呢?如何没有港口。
在于如何把如此多的军械运到淮南,方毫的理由只有一个——你梁山泊冬季里用马拉冰车的法子在济水一线走了多少军需物资,如何不能顺着运河、顺着泗水,抵到淮河?再从淮河东向,可不就乘船向南了么。他才不管这当中的耗费要有多大呢。
于是乎,薛永只能对方毫表示视而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