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抱着祖制的神主牌不放,现在对祖制弃之如敝履的也是他们。
“司礼监翻看一下,如果是请修大明律的奏折,全都拿出去。”朱翊钧看了一眼张鲸,直接开口说道:“摆在这里碍眼。”
事实上倒也不是真的碍眼,朱翊钧要做的是姿态。
要让百官知道,朕不想修大明律,你以为你们的心思朕看不出来?朱翊钧又对张鲸说道:“下旨斥责内阁,祖制岂可擅动?大明律岂可擅改?”
“太祖皇帝曾言,着为永例,难道他们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吗?”
这话也就是说说,这么多年,哪一位皇帝没改过太祖的永例。可是朱翊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一次敲死了,省的以后你们拿祖制说事。
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子剑
皇上下旨申斥内阁,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将事情推上了风口浪尖。百官更加疯狂的上书,全都是请修大明律的。
一时间京城内外,百官空前的一致,即便偶有反对之声,也很快被淹没了。
这使得内阁首辅大学士申时行风头无量,一扫泥塑首辅的称号,被文官共推,声势大涨。贤相之名已经被喊出来了,只不过不知道是申时行自己喊的,还是别人给他喊出来的。
在这种情况下,宫里面却没了声音,朱翊钧甚至连早朝都不上了。
传出来的旨意也很简单,朕偶感风寒,需要静养,一时之间事情就那么僵持到那里了。这是朱翊钧亲政以来,第一次大事件。
因为是内阁倡议,百官附和,使得无数官员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变着花的写奏折,这等刷声望的好机会,怎么能放过。
躲在文华殿的朱翊钧这几天倒是很清闲,反正关于请修大明律的奏折,朱翊钧是一律不看。现在朱翊钧要做的就是等,等到整件事情被推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现在事情被推得越厉害,将来就越没有转圜的余地。
一旦自己被文官集体压服,等到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他们就越没办法拿出祖制压制自己。这一点朱翊钧非常的有信心,如果还想强压自己,自己就可以公然翻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