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页

虽然没有神探狄仁杰那么夸张,可是孙丕扬查案和断案都是一把好手。不玩虚头巴脑的,是一位能吏。这个人放在都察院左都御史上,对于自己改革都察院,在合适不过了。

朱翊钧直接就将任命发到了内阁,这个任命没有得到任何的反对,直接就通过了。

事实上这一次关于朋党的弹劾还是有效果的,很多官员都变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六部和内阁的大佬。如果真的被皇上怀疑他们朋党,那麻烦就大了。

认命了都察院左都御史,朱翊钧也能松一口气了,下一步就是内阁大学士了。

不过朱翊钧在乎的不是内阁大学士,而是西北。

第一百五十二章 留位

事实上在戚继光打完了西北之战,朱翊钧就打算在西北进行一些事情了。

大明的边镇虽然有很多边军,边军事实上也消耗了很多的资源,但是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现在其他的地方不能动,但是西北的几个边镇可以动了。

在整个大明北边的防线之中,九边自然是重中之重。

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这九个边镇之中,辽东在东北,蓟州在京城以北,其余的七个基本上都在西北。

这一次西北打下了瓦剌,整个西北边镇基本上安定了下来。

大明在西北在无一合之敌,这个时候朱翊钧要做的就是收拾西北边镇了。

“以宣府和大同为试点,展开卫所军制的改革。”

这就是朱翊钧这一次改革的重点,在宣府和大同两座边镇彻底废除卫所制,将卫所制改成募兵制度。将卫所所屯田地,全部分给退役的军户。

在两卫取消军户制度,将军户户籍改为普通百姓。

这样的改变会大大增加朝廷的开销,可是朱翊钧相信自己养得起。无论是年底的田税,还是正在准备中的商税,足够支撑自己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