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页

仙官[校对版] 随轻风去 1733 字 2022-10-23

要想再进一步,超越时代的见识固然还可以依赖,但为了保险起见,叶行远仍然需要成长。而“天命”,正是对他促进最大的一个因素。

从叶行远在归阳县内纠集士人对抗周知县开始,他就已经与天命纠缠不清,虽然得宇宙锋斩断天命融于己身,但他依旧可以通过完成天命的任务来大幅度的提升自己。

正如唐师偃所说,皇室天命所归,乃是天命在人间的代表。又有天命守护天机,方才能演化数千年盛世,所以圣人教诲读书人不仕不义,读书人也会主动向朝廷靠拢,这正是天机与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

天机在天命的激发之下,能够呈现出更加玄奥的变化,大儒得天命,悟天机,开创盛世,乃是成道之机。未曾得朝廷官位,就有机会面圣,有机会得到天命洗涤,这是极为难得的机会,以叶行远的天资可能会对天机加深理解,未来在会试之中都能占到先发优势。

这种机会岂能放过?叶行远叹道:“还是前辈见事明白,是我想岔了。圣人云,勇者无惧,虽千万人吾往矣。科举之途也非畏难中庸便可成就,终究还得勇猛精进。我这就投书三位大人,言说自愿献祥瑞进京事。”

唐师偃笑道:“怎么还叫我前辈?如今你是解元,我不过只是第十名的举人,理当称呼你一声兄长才是,只我年纪痴长几岁,如此称呼毕竟别扭,你就叫我唐兄又能怎的?”

叶行远一直未改称呼,唐师偃也颇不好意思,等到二人同榜中了举人,哪里还肯以前辈自居,方才强着他改了。

叶行远写了禀帖给抚台、藩台、臬台三人,他们三位大员迟迟不做决定,也正是等着叶行远。如今一得他的信,一拍即合,三人协同为叶行远背书,推他为进京献祥瑞的正使。

秋后十月,定湖省虽处南方,但也秋风瑟瑟有了寒意。叶行远择了吉日,便于十月十六日出门,坐漕运大船先沿汉水东下,再取道大运河一路北上,开始了进京之旅。

抚台、藩台和臬台虽然都未曾出面,但也派了心腹人跟上,毕竟也得分一杯羹。而其余诸人叶行远只带了唐师偃与朱凝儿。唐师偃帮了他大忙,又是金主,大可提携一把。而朱凝儿是祥瑞的见证人之一,又是流民的代表,叶行远虽然对这小姑娘存了敬畏之心,但也不得不带上她。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古今多少事

贯通南北的大运河是漕运的主干道,每日运河上舟船往来络绎不绝。轩辕世界的运河状况,要比现实世界发展好得多,各地官府因为能够借用天机神通,于水利、漕运事特别下功夫。大运河曲曲折折,联通南北诸省,河床既宽且深,足行江上楼船。

叶行远搭乘漕运五牙大船,乃是旧日战船改建而成,原可载八百余人。如今一半船舱装了漕粮,另一半则是在定湖省巡抚、布政使和按察使三方使力之下,特地腾出来为献祥瑞特使座舱所用。

原本漕运规矩森严,即使空载都不会搭闲杂人等,不过三位方面大员共同出面,漕运总督也不得不给这个面子。

叶行远坐官船而行,只觉得座舱平稳,顺风顺水,比之普通的民船又快又稳,知道这也是神通所至。

唐师偃站在甲板上,远望运河两边风景,只见越向北方而行,绿色便越少。即使是在水面之上,都能够感觉到空气比南方要干燥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