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提前开溜,又要浪费一些时间,再一个可能加入到决战之中,那又多出来五千兵力。
敌方每少五千兵力,就意味着侧翼的更不稳固,也就意味着需要收缩战线,很可能打出来一个侧翼包抄的歼灭战,利用骑兵优势让诸侯拼凑起来的天子之师全都葬送在商丘附近。
一般来说,围城的话重心在内而不在外,所以庶俘芈所言的骑兵突袭踏营的想法极有可行性。
再者来说,守卫承匡的守备部队也都是得了墨家守城的真传,绝不会那么老实地就在城中固守,最起码出城偷袭、挖掘地道反击这样的事不会太少,绝不会被动地等着对方围城。
那样的话围城的五千兵力只是对内都捉襟见肘。
戴城距离承匡也不是太远,骑兵若是在戴城补给,可以迅速南下,甚至可能在承匡等地的齐军得到消息之前就先踏营。
略作讨论之后,便暂先这么议定下来。
次日一早,天刚亮,在这里隐蔽集结了好一阵的士兵们开始梳洗。
这里不是外线,而是在最富庶的菏水筑垒区之后,士兵们的后勤保障很充足,用不着像是在外线作战一样要经常吃炒面和干饼。
烧火做饭用多是木炭,早饭是熬煮的稠米粥和豆类。
吃过早饭后,士兵们便知道要开拨了,因为士兵委员会的人和司务长们在分发配给的蔗糖块和酒,这是大战之前的标配,属于额外的伙食补助。
“整理背包!”
军官们传达着命令,士兵们各自集结,司马长连长清点人数。
所有的病号全部交由督检部的内卫部队,由他们在大战期间监视。
步兵们的背包里简单一些,除了日用品和小毛毡被子外,每人八十发纸包的火药和铅弹,每伍的伍长还要携带一些铅块和小模子。
骑兵们的就稍微麻烦些,要检查马蹄铁、马蹄钉子、每个伍备下的用于堵塞敌方铜炮火门的钉子、锤子等等。
这些骑兵不是解悬军中精锐的武骑士重骑,而是轻骑,身上没有铁甲,只有皮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