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诱骗韩国出兵的打算,实质上是最好的估计,但就是不知道韩国能不能上当了。
……
五日后,楚地阳城之北二十里。
这阳城便是原本历史上和墨家兴衰关系密切的阳城,在后世的周口和漯河之间的一座城邑。
这座城邑很有名,不只是因为历史上上演了孟胜为小义而死之事,更是出过那个高喊出正版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人物。
适舍弃了炮兵和部分步兵的军团已经抵达了这里,斥候回报说楚大司马的四万军队就在南面四十里处。
这里四周都是楚城,一片平坦,楚国大司马只想着快速退兵,在己方控制的范围之内也就没有派出足够的斥候侦察,而且行军的速度过快导致了整个队伍被拉的很长。
马车附近,一个简易的临时指挥所内,军团内旅以上的军官正在等待部署任务。
楚国大司马至今还没有发现适已经从阳夏跑到了这里,从斥候侦察的情况来看,楚大司马的这次撤退极为仓促,加之认为这里是楚之腹地,因而连基本的斥候都没有派出。
适做的判断就是楚大司马是真的着急了,而不是有什么计谋。
正所谓,四两拨千斤的前提,是四两之人首先要有千斤之力,用于两军征战是一样的道理。
很明显,楚国大司马手里面的那点兵不足以抵挡适率领的军团,所以也就不存在什么诱敌深入的可能,只能是他自己因为着急后撤还没有注意到危险。
因为诱敌深入得需要有能力歼灭深入之敌,否则的话那就是放开身躯等着敌人来蹂躏。
部署任务的时候,适着重提了两座城邑。
这里几乎没有山丘,一片平原,这两座城邑在阳城之西、隐阳之南,是可以补给的地方,那里有墨家的组织在活动。
一城邑名为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