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政失于宽,民众求利,故不慑;诸侯纠之以猛,上下有制,此治胜三也。
墨家尚贤无情,用人无疑难有亲信,唯才是举不用血亲,约束军中不得劫掠奸淫兵无斗志;诸侯任人皆同族同心同德之辈,所用皆亲戚子弟为国为家而战;此度胜四也。
墨家薄葬不孝,只重生而不重死,口称重鬼而少祭、言必合天而无祀,鬼神天帝实厌恶之;诸侯厚葬守孝,视死而如视生,春秋四时,祭祀不断,鬼神天帝实庇护之;此祀胜五也。
墨家不闻亲亲,只言贤能,使得父辈之功不能传于子嗣;诸侯尊卑差爱,亲亲相护,使得父辈之功可以传于子嗣,贵者恒贵贱者恒贱;此利胜六也。
这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尤其是在“贵者恒贵贱者恒贱、父辈之功传家不绝”为主流思想的旧时代,当真是句句戳到了墨家的软肋。
墨家废礼,这是激进;诸侯现在也开始重礼,这是保守;保守可以战胜激进。
墨家是反贼,没有周天子赐予的爵位,这是大无道;诸侯虽然各个手段也不干净,但是诸侯却有天子的正式分封。以正统伐反贼,也是获胜的条件。
墨家讲平等,军中居然也搞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甚至在泗上允许民众议政,使得根本没有尊卑有序,真要打起来很可能内部出问题;诸侯们上下有别,大夫就是比上士高贵,君主就是比大夫强大。这种尊卑有序正是当年武王伐纣得以定鼎天下的根源,所以墨家必败。
墨家无情无父,搞人人兼爱,约束军纪不准随意屠杀,也不准随意淫辱侮辱百姓,这样的士卒必然没有斗志,不能够抢粮抢钱抢女人,如何能够让士卒用命?反观诸侯之军,并没有这样的军纪,缺粮的时候可以直接抢夺因粮于敌,军中还有营妓可以让士卒在战前用命,泗上富庶只要允许士卒进入泗上后劫掠财物,那么士卒必然奋勇杀敌。所以墨家也没有获胜的可能。
墨家薄葬,最里面整天喊着民为神主要敬重鬼神上天,实际上却只是嘴上说很少祭祀;而诸侯一年四季的祭祀是很重大的仪式,都是按照礼节不同的月份用不同的祭品。鬼神上天肯定是讨厌虚伪的墨家而庇护真正敬重上天的诸侯,这也是墨家失败的缘由。
墨家讲机会平等,将贵不恒贵贱不恒贱,这就使得军官们不能够把功劳传给子女,那么又怎么愿意死战呢?反观诸侯这边,贵族们立下功勋,可以分到封地,人口、财富、奴隶等,这一切都可以传给子孙后代。那么墨家又凭什么能够战胜愿意为后代子孙拼杀的诸侯呢?
这六胜六败之言倒也真有些泗上所谓辩证的道理,而这其实也就是墨家和旧制度之间的矛盾。
到底哪边说的更有道理?
争到现在已经争不出结果了,只能用最权威的方式,以暴力迫使一部分人接受另一部分人的原则。
墨家认定这些诸侯必胜的道理根本就不对,所以要推翻,建立新的道理。
诸侯贵族则认为他们认定的道理永恒,所以他们符合这些道理,自然是必然获胜。
一众贵族闻此六胜六败之言,也多觉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