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兵的指挥官面对这些意见,却提出了不一样的建议。
“砀山的地形和城防,并不适宜于穴攻。砀山城最大的缺点,就是外围的边角都是砖石结构,这倒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地方。”
“如果外层覆盖的是土,铁弹打出去,很可能深陷于土中,反倒没有杀伤。”
“可若是砖石,集中火药,猛攻一角,调整一下射击的仰角,就可以让铁弹砸在石头上四处乱飞,给敌人以重大的杀伤。”
“如今砀山已经被围,南北都有沼泽,我们最适宜的进攻方向就是东边。不若大张旗鼓,就是猛攻东侧,使得城中士卒集中于东墙。”
“我们大张旗鼓,他们便不敢不多派人手。”
“多派人手,人群就密集,铁弹平砸在砖石墙上便可以跳起,杀伤极大。”
“以之字形的壕沟坑道接近、以炮兵削减墙上的敌军,靠近之后再以先登营猛攻,只要攻破一角,则砀山皆破。”
这计划却和六指所想的不谋而合,六指看了看穴攻的方案,成功率实在不高,而且一旦失败,对于军心士气的打击极大。
四周的壕沟和水渠,以及延伸出来的外层防御,都使得挖地穴到地基的计划事倍功半。
他也是考虑到了义师的炮兵优势,如何将这个优势发挥出来,扬长避短,这便是一方主帅所要考虑的问题。
看了看炮兵指挥官的计划草案,六指点点头,以示认同。
泗上攻城法的整体思路从未改变,就是依靠之字形的土木作业壕沟,接近于城墙。
利用炮兵的优势,猛攻一点,隐蔽出击,一举拿下一个凸角,那么整个城邑的防线就会崩溃。
因为这是砀山城,而不是砀山堡垒,并没有二重堡垒建筑在城中,所以边角就是最大的弱点。
之字形的壕沟战术,在之前几次攻城战中都发挥的淋漓尽致,城中不可能没有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