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页

可现在,当年靠着血缘分封的家族流,占据了齐国绝大部分的土地。

当原本作为“臣”的田氏成为了“君”之后,这种家族分封的后患也就显现出来。

田成子当年不支持分封制,不广生子嗣,就不可能谋齐成功;可等到田氏自己成为君主的时候,又必然反对分封制和贵族分权。

放眼齐国,俱是亲戚;环顾四境,处处封地。

靠着家族广泛分封取得了齐侯职位,便要承受家族分封不能集权的反噬。

此时此刻的田和需要一场胜利,一场足够的积累威望的胜利,才能够为儿子铺好变革、集权、干掉自己的侄子和兄长残余势力的路。

分封建制下,没有大国的君主不想集权,只有做到和没做到的区别。

田氏能够用百年的时间谋取齐国,田和自然也愿意用更长的时间为儿子铺好路,彻底击败自己的兄长,完成集权,使得齐国成为天下大国。

这种心态之下,当费国贵族的密使来到临淄时,田和确信自己的机会来了,自己临死之前还可以为儿子做一件大事。

第九十八章 齐

费国贵族的密使已经将费国的消息传给了齐侯田和,田和召集一众亲信大臣,田姓居多。

费国的事,终于绕不开泗上的墨家。

一大臣进言道:“费国之事,非定于费。昔年潡水一战,费国盟誓非攻,入非攻同盟。守非攻之义,其誓约:凡有不义而攻入盟者,盟内诸国合力击之。兼爱盟国,便是爱己之国。”

“墨家贤人极多,禽滑厘、鞔之适、公造冶等人,皆世之人杰。伐最之战,昊子损兵三万无功,墨家军势之盛,不可不察。”

田和正欲言语,其子田午挺身而出道:“非也。岂不闻墨家非攻之义?昔年项子牛伐鲁,墨翟亲至临淄,与先君、项子牛与父侯讲义,是如何说的?”

当年项子牛侵鲁之时,田午尚未出生,但是侵鲁一战引的吴起出道、引出墨家守鲁、引出了胜绰被开除墨者等事,这些年墨家的势力逐渐增加,原本这些只是墨家内部传播的事,渐渐天下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