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谷栈道已经存在,正是后世汉高祖烧的那条,秦岭相隔,汉中想要攻入关中也难,所以秦君认为只要守住栈道,以阻碍墨家的渗透,将那边的小邑交换更为有利的东西。
胜绰等人归秦之后,二十年前谋划的事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下一步就要勤修政治完成变革,等待时机。
向西可以掠取马匹、人口,铁器的出现也让黄河地有了农耕发展的可能。
向东的话,可以不急,依靠渭水洛水防线,顶住魏国的攻击,等待中原有变。
至于中原是否有变……在胜绰看来,这也是必然之事。他可不相信那个当初把他赶出墨家的适,会这么安安静静,现在天下基本都知道禽滑厘之后的巨子十有八九就是适了,之后的事,洛水之东有的乱!
铁器的作用,胜绰知道到底有多么巨大,也正可以配合他在秦国进行的改革。
断绝与外地的联系,官营铁器垄断,打破旧贵族的封地时代,集中王权,编户齐民,奖励耕战,以此成大事。
以南郑以北、秦岭以南的一些城邑人口,换取铁器,怎么看都是合适的。有秦岭褒谷相隔,秦国也有不少善于守城的叛墨,墨家将来就算是想要对秦国有什么想法,栈道一烧,总不可能飞过去。
而铁器,对于现在的秦国、对于现在想要加强王权进行变革的秦君、对于想要做一番事业的胜绰等叛墨,绝对值得用人口来交换。
再加上索卢参从极西之地返回,这让胜绰看到了另一条积累财富的办法:通过回来的那些秦人,知晓西边的风土人情,地理山川,垄断向西的商业,积累财富。
这一系列的事,都是这些人来到邯郸的目的,而又因为赵国公子之间的矛盾被胜绰抓住,也希望利用这次机会修好和赵国的关系,利用外交手段彻底让三晋同盟瓦解。
第二十六章 变革
小小的邯郸,不起眼的此时,可以算是能够决定秦国今后几十年的命运。
三人各自准备之后,便出面开始以正式的身份进行活动,将赵国国君将死、公子之间明争暗斗、新贵旧贵之间各自怀恨的浑水,搅合的更加浑浊。
在邯郸城暂时逗留的索卢参,已经接到了泗上那边的信,也知道了那几个叛墨出现在邯郸的消息。
他是觉得这些人来邯郸肯定别有目的,但暂时又不知道,因为那个矮个的人和他年轻的时候是老相识,都是鲁国出身求学于禽滑厘,也都是当初周公迁徙的殷商六姓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