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滑厘思索一阵,似乎明白过来,说道:“他说的天志,是不确定的结果,但却是确定的方法。他所说的天志,是方法,而非结果?”
墨子点头道:“就是这样的。他知道怎么种植最合理,这我一眼就看出来了他其实早就知道。但是……他明明知道,几年前却非要分出几块完全不同的土地种植,以此来对比。”
“他不想让人只是学到怎么合理种植,而是想让墨者学到怎么找出合理种植的方法。”
“他所谓的天志,就是方法,而不是结果。只不过,结果是这个方法推断出来的,所以结果是固定的。我的天志,就是我所知道的结果。”
“就像行墙,我知道行墙守城有奇效。可为什么有奇效?”
墨子摇摇头,指着之前刊行天下的那本《墨守成规》道:“适用几何九数做了一个题目,只要解开这个题目的人,哪怕不会守城。当有一天他需要守城的时候,很容易就推出一个结论……行墙,可以更有效的防守。”
“他要的,不是结论,而是这些方法可以传遍天下。”
“结论重要吗?重要。但是,知道了方法,天下万物的结论都可以知道。”
“他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所谓的天志,是渔而非鱼。”
禽滑厘明悟过来,点头道:“是这样的。但最终,有利于天下的,还是结论,不是吗?虽说知道方法总能得出结论,但……”
他看了看墨子,说道:“但他明明知道很多鱼,却一直没有讲诉出来全部。”
墨子摇头道:“他不是不讲,而是怕我们听不懂这些鱼。你去听过他亲自教导的那些孩子吗?”
禽滑厘点头,知道适在几年前就选了一批聪慧的孩童,整天跟随他学习,他亲自教导。包括出使楚国,这些孩童也都跟随着,有时候他也好奇,便去听过几次,但是很多东西听不懂……甚至有些东西觉得太过骇然,不可思议,反倒是那些孩子却觉得理所当然。
譬如那些封闭的跟着适学习的孩童,现在已经开始念叨“闪电是如何产生的”,已经开始在到处展示他们学到的本事:夜里用毛织衣物擦出电光一样的火花,信誓旦旦地说天上的云带来的电就是那些毛织衣物上夜晚的闪光……
这些孩子所认识的世界,和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从小就跟着适,也从小就相信脚下的大地就是圆的……
墨子道:“他在把他所知道的那些鱼和渔,都教给那些孩童。有些东西,你已经听不懂了,我也听不太懂了。那个赛先生与唐汉,真大才,可惜我不能一见啊。”
“这次攻城,适在上面写的清清楚楚。提出问题:以最小的伤亡攻取滕城。分析问题:攻城的伤亡是怎么造成的?解决问题:如何一个个避免攻城的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