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可以成盟,对于楚王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以大刀阔斧地进行一些国内的变革。
但此时,绝对不能答应。
适心说,我当然知道你不可能答应,你现在认为楚人优势很大,这时候若是答应,那可算不上雄主。
于是叹息道:“您的话,是对的。弭兵会,非是一国之事。这一次商丘围城,也不是宋楚之争,而是晋楚之争,这是没有错的吧?”
对外,楚王可以称自己是惩罚宋国背盟。
但在对于天下大势有所把握的墨者面前,楚王笑而承认。
宋国根本不是问题,这一次就是为了与三晋争霸,顺便亮亮筋骨肌肉给郑、卫等国看。
适道:“既是这样,不妨以三年为期。三年之内,墨者极力游说各国,促成此事。”
“在此事未成之前,墨者依旧守城扶弱。”
“若三年之后,三晋还未答应,墨者便会深入愿意与墨者会盟的邦国,传授冶铁等手段。”
“若是能够制法、变革,或是流露出有利天下之意,墨者也或许愿意助其定天下于一!”
“毕竟,若是连弭兵会盟这样的事,都不能答应,又怎么能够指望那些君王可以利天下呢?”
他这样一说,楚王心中一动,略微思考,顿觉此事有利而无弊。
三年之期,无非就是一个墨者游说各国的时间,墨者这样说也就是说以三年为准,三年之内随便你们怎么打,哪怕你们已经同意将来弭兵,但是这三年你们该怎么样怎么样、墨者该帮着弱者守城就帮着弱者守城。
但三年之后,游说一旦成功,一个崭新的条约体系之下的平衡若是可以形成最好,各国都可以休养生息,从而变革技术,利于天下。
若是三年之后,游说不成功,那么墨者就会率先帮着那些三年内同意弭兵的国家变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