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5页

不但减少了冲突,账面上增加的丁口,素质上也远胜剑南地区。同时因为“莫瑶”成为熟番的缘故,岭南和原先江南道的缓冲区,从三不管,变成了交流区。

有交流,就不怕一无所有。

除了临源县之外,义章县也成了岭南和江南的交流门户。在这里,有一条贯穿郴州南北的官道。从这条官道,沿着武溪水,过乐昌县之后,就能轻松抵达韶州治所曲江县。

在曲江之北,因为贸易的缘故,设有水、陆、峤三个关市。三关总称“韶关”,是岭南道北部地区,为数不多贸易发达且人口密集的地界。

人口上来之后,韶州治所曲江县的市民阶层,自然也有更高一点的追求,比如说接受教育。

但因为韶州的迟滞性,曲江县的适龄少年即便想要读书,那么也要走大庾山前往江西南昌就读。

谁叫江西总督府在南昌呢?

只是南昌离韶州极为遥远,前往南昌就读还不如直接南下广州。

不过等到“湖南”围绕官道兴办的大量新学学堂之后,韶州人前往郴州、衡州求学的就多了起来。

除了郴县师专之外,还有衡阳师专,这两个学堂,同样都是“湖南师范”的联盟学堂之一。

要说能学到点什么,“湖南师范”最大的特点,就是识字速成。韶州人在这里求学只要一个学年,基本就能南下广州,找个“开蒙”的教书匠当当。

这年头,能够教孩子识字,就已经是相当了不得的本领。

贞观二十三年二十四年这两年,广州市民阶层,最流行的事情,无非就是喝茶、打边炉、请韶州“先生”。

请名师是肯定请不起的,但请韶州“先生”过来教家里的小孩识字,包吃包住逢年过节还有红包,这点还是有的。

也是因为这个,房遗爱才知道“湖南师范”的底子,居然相当的“丰厚”。冯智戴跟房遗爱打交道又不是一天两天,邀请房二公子南下广州胡吃海喝狂嫖滥赌,也不是一回两回。

去的次数多了,房遗爱也会纳闷,怎么广州街坊就这么喜欢韶州人来教孩子读书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