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镇将这光景也要琢磨出路,采石场这买卖,在“汝水路”完工之后,采石量已经锐减,他作为“地头蛇”,想要多搞点油水,也没有太大的机会。
“先别管能不能,这样,十九郎,你透个底。这郏城的窑厂,你能吃多少?”
当兵的还是耿直一些,直截了当地问道。
这话一出口,站外面的一群汝州官僚都是竖起了耳朵。
源宝也不介意,这事儿早晚都得知道,而且现在他已经旱涝保丰收,没必要得罪同僚。
于是就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道:“这瓷窑厂呢,小弟没打算掺和。”
“不错,要做成贡品,能不伸手就不伸手。”
一直闭嘴不说话的皇甫县令也是连连点头,拂须赞叹。
白县令横了他一眼:“然后?”
“小弟不掺和的原因,不是小弟不眼馋,而是打算引钦定征税司衙门的人过来。这民间散单,就由得钦定征税司衙门的人去折腾。”
“钱谷那条恶狗,还是不要惹的好……”
“除了瓷窑厂,这砖窑厂,便是小弟为数不多的去处。”
“砖窑厂能值当个几钱,无甚意思。还是瓷窑妥帖。”
叶镇将摇摇头,“就说石楼山,我一镇上下,总要用到器皿,这采买事宜,还不是写个条陈的事情?十九郎,你若是能说通武汉来的人在石楼山开窑,这石楼山的土特产,那就算是咱们一起的,如何?”
“石楼山开窑的话,可要入贡?”
“这入屁个贡,就做民瓷。就咱们汝州地面,光卖碗碟也是够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