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化獠为汉”的朝廷大政还在南方不断推行着,每年垒砌的梯田都不知道有多少。
伴随着物流运载能力的大大提高,“南粮北调”轻而易举,一次输送几百万斤粮食根本谈不上什么壮举,就是很普通的一次商业行为。
若非朝廷体制硬性的要求粮食实物税,否则关中永业田,早就改成了桑叶林或者棉花田。
“现在敦煌,关中人很多?”
“贞观才生的小崽子都有三四千,西安君你以为呢。”
“……”
卢照邻一时无言,心中暗忖:不若雇佣这些“好汉”去养猪,反正都是给钱……
第五十二章 诗人
敦煌,南北的山峦依旧白雪盖顶,谷地已经开始河水泛滥,但临近阳关,依旧能感觉到寒意。
庞大的队伍从东方逶迤连绵,数不清的驮马和骆驼,铃铛清脆的声响之间,偶尔飘过来笛子的悠扬声。
“这些犯官女眷,倒是皆通音律。”
卢照邻身旁的伴当们都是远远地观听,同行的流放之人数量不少。有些在地方州县繁衍生息百几十年的,直接被连根拔起。
这些年,也是见怪不怪。
对地方豪族来说,只要保住一支,就能继续存在。
过往的名声,长久的积累,终究让他们比苍头黔首要强得多。
“咦?似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