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就是某个公主搞强拆搞出来的破事,现在好了,一群原本就不事生产的开光老法师,现在连念经都不会了,专门组织人手搞座谈会。今天小法会明天大道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看上去还挺热闹的样子。
除了“你听说过安利吗”“我们要成功”这种奇葩份子,还有喊出“驱逐妖姬,迎回圣君”的非典型性不专业谋大逆恐怖分子……
前者东宫还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玩成功学的智障越多,他们这些当官的越爽。可后者就不一样了,“驱逐妖姬”?往哪儿驱逐?怎么驱逐?是嘴炮还是砍刀?“迎回圣君”,去哪儿迎回?是去辽东还是就在长安城?这事情操作起来不知道多少人死全家。
暖男太子看着一群幕僚愁云惨淡的穷酸相就很爽,心说让你们想跳槽,现在还不是乖乖的跟本王一起受死?
心理逐渐扭曲的李承乾洋溢着莫名的快感,然后很神在在对幕僚们露出一个微笑:“诸君何必如此,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把隆庆坊收拾出来,此事,东宫责无旁贷啊。”
幕僚们一听,也对,管他妈是不是有人要造反,先捞钱再说!
第六十六章 拿来教学
长乐公主府办事的人,来源是相当复杂的,有皇帝的人,有皇后的人,有长孙氏的人,有东宫的人,有太上皇的人,当然,也少不了某条土狗的人。
只是某条土狗的人,都比较低调,于他们而言,他们给公主办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在给宗长办事。
于是长安各种奇葩的事情传回武汉之后,老张就开了个会,主要把学生和幕僚都收拾起来,做好材料之后分发下去,具体地把这些事物产生的缘由都讲一讲。
“人是有思想的,只要活着,总归是有追求的。有些追求是物质的,有些追求是精神上的。精神上也有区分,有的是物质上得不到,所以转而寻求精神;有的则是物质上富余了,过度了,于是可以随便追求精神,总之,形式是多样,表现是复杂的。”
一次强拆,当真能闹出来这么多“邪教”吗?不存在的事情,很显然这是先有了土壤,酝酿出了这么多幺蛾子,然后才在这个时候,借了这个契机,一下子迸发出来,威力如何还不知道,但还是让人不由得警惕起来。
关陇门阀已经溃不成军,再想以前一样收拢一点自己人就能找老板分饼吃,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彻底失败,使得他们在失意之余,转而从佛门寻求慰藉。
高门的女郎们不懂为什么自家男人一败涂地,只求佛祖保佑平安,至于是不是真的平安,她们其实也不知道的。反正掏了钱,总归有那么一点点灵验的吧?
而各教各派,本土的外来的,正好需要扩大群众基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于是就“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发展到最后,自然是“来者不拒”。
并非所有人运气都和阿罗本老神父一样好,更多的都是挨饿的土包子,眼睁睁地看别人吃肉喝汤,自己连口稀的都顾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