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之兄,我很有诚意的。”
长孙冲突然下定了决心,“并州出关一切文书,包在我身上。出关后,其利操之兄可得三成,如何?”
“程家尉迟家倒还是有一些,不过都在东宫名下,是存储在东市仓的。”
“还望操之兄多多费心,长安万年文书不成问题,只是仓监和东宫,还需操之兄帮忙,毕竟,太子殿下和史公,和操之兄交情深厚……”
想到这里,长孙冲很幽怨,他这个表哥,居然在太子表弟那里地位还不如一个外人,太悲哀了。
“伯舒兄要多少?”
“两万贯,走并州出关,五万贯脱手。”
卧槽……
老张突然觉得,自己搞生产建设,完全比不上权贵子弟的投机倒把啊。
这特么,分明就是唐朝版的官倒啊。
第四十七章 阶级属性
任何一个封建帝国的灭亡,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体制问题。
封建社会的精英阶层,比如开国皇帝,比如贤臣名相,他们除了来个名留青史,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如何给帝国王朝续命上。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这不是中国特色。
自古以来的中国特色就是追求长生,不论是人还是国还是家,都是如此。
皇帝想要长生不死,王朝想要万古流传,家族想要流芳百世,反正只要是能续命的方法,那就是好方法。以至于漫长的中国特色封建时代,整个就一“续命-没续成”的奇葩循环。
听上去挺悲催的,不过和其他文明那种“诞生-崛起-灭亡”这种形式,中国自古以来“诞生-崛起-衰落-崛起-衰落”无限循环,那肯定要好的多,至少人种不用换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