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似乎还是看不得这般的场面,并非老皇帝看不得血腥,而是这样的场面,似乎回勾起老皇帝许多不好的回忆。
车架到得缉事厂门前,老皇帝下来之后,看着行礼的徐杰,开口竟然又是一句:“徐文远啊,你当真好大的胆气。”
徐杰也听不出老皇帝语气里是贬是夸,唯有答得一语:“差事在身,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老皇帝点点头,又问道:“李得鸣呢?”
“回禀陛下,刚刚收押入狱。”
“你准备如何收场?”老皇帝问了一语。
徐杰似乎听出了老皇帝对于今日之事,多少有些不满意,为何不满意?兴许是这老皇帝真的受到了一些惊吓,兴许是这老皇帝觉得徐杰有些莽撞了,不该那般去捉拿李得鸣,不该把事情闹得这么大,捉拿李得鸣这件事情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老皇帝以为徐杰会不声不响的就把李得鸣缉拿住,而不是这般情况。
老皇帝显然心中也有担忧,担忧真的有人铤而走险了,真的有人拔剑而起了。否则老皇帝也不会让金殿卫的高手尽出,来保护自己。
老皇帝也有老皇帝的怕。
徐杰本来就是想着不声不响抓住李得鸣,但是计划虽然如此,现实却不是如此,徐杰头前在那大营之外,那般的追赶,李得鸣还是入了大营之内,徐杰不冲进大营,如何抓得住李得鸣?当时徐杰压根就没有想过偃旗息鼓。已然是一股热血上涌,好似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徐杰也没有想到老皇帝会问自己如何收场,徐杰想过收场的办法,甚至徐杰连后续许多问题都想到了,但是此时却又不知如何去说。唯有开口一语:“陛下,臣以为此事收场不难,进城之禁军,不过一万余人,李启明若是到了,这些人必然就出城去了。之后的事情,却是难题,李启明经过今日之事,兴许会一心铤而走险了。”
徐杰所言不差,却也有差。因为李启明在这件事之前,已然就决定铤而走险了。
老皇帝闻言沉默了片刻,抬手指了指缉事厂大门,然后说道:“把门打开,进去坐坐。”
徐杰回头看了看街道两边的那些禁军士卒,也看着对面巷口还未站起来的禁军军将,犹豫片刻,还是喊了一句:“方兴,且把大门打开。迎接陛下。”
大门随后便打开了,军汉单膝跪满一地,连带徐仲与徐老八也单膝跪地,这些当年为国尽忠的老军汉,还是第一次见到皇帝。
“都免礼。”老皇帝走过人群,一直走到缉事厂大堂之内,直接落座案几之后,也伸手示意徐杰落座。然后说道:“徐文远,朕没有想到,最后与朕商议这般事情的,不是朱廷长,不是刘汜,也不是欧阳正,而是未及弱冠的你。也罢,就听你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