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杰此时方才想起,连忙说道:“哦,先生勿急,待得明年入京的时候,一定给先生送来。”
谢昉作了一个不高兴的模样,说道:“要等一年?你这小子明年回来,可别成了个胖子了。”
徐杰没有听明白,问道:“成个胖子?”
欧阳正显然听得懂谢昉的玩笑,拍了一下徐杰的肩膀,说道:“谢中丞让你不要食言而肥。”
显然是徐杰没有找到这个时代文人玩笑的点子上,听懂之后也是笑了笑。
四人落座之后,调笑片刻,欧阳正开口说了一句正事:“去宣府的人快回来了,方兴之事当水落石出,如此你也可以安心回家去了。”
徐杰还有些疑问,问道:“那些勋贵外戚就没有一点动作?”
欧阳正摆摆手道:“听人来报,金殿卫带了几百个方兴麾下的士卒一起回来的,此事当没有回旋的余地,已然定妥。”
徐杰闻言只感觉这老皇帝当真不傻,比徐杰想象的要聪明许多。又道:“此事还不可掉以轻心,不到真正定妥之时,当多加提防一些。”
谢昉摆摆手道:“文远不需担心,李通死了,死在大理寺牢狱之中,上吊自尽。”
徐杰闻言一惊:“什么?李通自尽了?不对啊,李通是那卖主求荣之辈,岂会自尽?”
欧阳正叹息一声:“唉……文远呐,你想的明白的。”
徐杰自然是想得明白,李通之死,必有蹊跷,这蹊跷之处,还真不需多想。却是徐杰还有疑惑:“李启明手段如此,何以让李通自尽,而不是让方兴畏罪自杀?”
欧阳正看了看徐杰,答道:“方兴自尽,待得真相大白之时,有些人就引火上身了。李通自尽方才是一了百了。”
这个道理还真不复杂,真就如欧阳正所言,方兴若是死在牢中,待得几百士卒入了京城,多少人脱不了干系,那李通更是死罪难免,李通若是求生心切,口中要说出多少龌龊之事。李通死了,才真是一了百了。
当初若是徐杰不出现在那个十字路口,若是方兴被人追杀在半道之上。这一切应该是烟消云散,那李通兴许只是受一些皇帝斥责,最多也不过是贬官而已,过不得多久兴许又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