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和后世面临差不多的困境,理工男做事还行,但嘴皮子太笨,或者说干脆就无心插手舆论。
所以,至今为止,也没有哪种思想受到了官方的认可,包括王溥在内,他早就着手梳理儒家经典,想要推陈出新,奈何他身为首相,精力有限,迟迟没有成果。
很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戚同文身上,此老光是进京,就携带了五车书籍,而且还听说他正在撰写《孟诸集》,这让大多数文官都燃起了希望之火,终于来了个顶用的。
只要戚同文能领袖士林,把大旗竖起来,文官这边就能重新团结……大家伙心心念念,像是一盆火,可谁知老头刚进京,就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
他不但在南熏门顶撞了皇后,还声称绝不入仕,绝不为官。太子想要求学,就要按照他的规矩来。
更让人意外的是皇帝居然答应了戚同文的条件。
就在皇家园林玉津园旁边,一共一百亩地,全数划给了戚同文,充作学堂……戚同文也不要大兴土木,只是建造了五间瓦舍,用来放置他的藏书。
剩下的师生卧室,课堂,活动场所,全都是老头亲力亲为。
别看上了年纪,戚同文手脚麻利,没几天就做出了一个双层竹楼……房子如此,吃的菜也是自己种的。
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睢阳书院就是如此,所有学生,不劳动不得食,戚同文甚至告诉学生,睢阳书院绝不允许有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此老的作法,和大周学堂颇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他更加严厉,不留情面。
太子郭宗训第一天去学堂,就是不干活,结果老头愣是没给他吃的,堂堂太子,饿了一整天!
晚上的时候,郭宗训又哭又闹,嚷嚷着要回宫,奈何柴荣已经下了旨意,谁也不许干扰戚先生的教学,否则夷三族!
面对皇帝的旨意,谁敢违抗。
只能眼睁睁看着,到了第二天,郭宗训哭得嗓子都哑了,身上被蚊子叮了许多包,要多惨,有多惨。
他一步一步挨到了食堂,想要吃点东西,哪知道老头子竟然让他去挑水,把水缸装满了,才能吃饭,不然继续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