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一个人见解不同,他叫胡灵。听名字挺秀气吧,别看真人,糙老爷们一个,每次见到他的长相洪涛就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自豪感。
刚刚成年就长了一脸胡子茬儿,鼻子老大还翻翻着,一双小眼睛和王八差不多,楞圆楞圆的,左右和上下基本一样。
别看胡灵模样不咋地,他可是出身名门,胡家的长房长孙。胡家就是胡丑儿家,胡灵就是胡丑儿的大儿子。这个憨货自打娶了媳妇,生孩子的速度比建窑的速度还快,平均一年半一个,现在已经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了。
其中只有胡灵是正妻的,其他都是小妾所生。别看胡丑儿自己憨,但他不傻,一听说是儿子,立马写下了这个名字,给啥都不换,一心一意希望儿子长大之后别再和自己一样憨憨傻傻的。
胡丑儿都纳妾了?可不,这还是洪涛怂恿的。胡二死之前最放心不下他这个憨儿子,亲笔写了一封信,求当时还是凉王的洪涛多多关照。大富大贵不奢望,只求能让胡家多多开枝散叶,别再继续单传下去了。
第860章 有刺客!(一)
这事儿对洪涛而言简直就是举手之劳,想多生孩子是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娶媳妇。大宋好人家的闺女洪涛也不打算祸害,干脆弄了两个日本女人塞给了胡丑儿。然后他家就变老鼠窝了,一窝又一窝,二儿子的贺礼刚送出去,三闺女的喜报就来了。
为啥说胡家是名门呢,这是洪涛自己封的。胡家在建造高炉、焦炉和碱炉的手艺上蝎子拉屎独一份儿。胡丑儿连句整话都说不利落,但上天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门,所有建造过的炉窑数据都在他脑子里装着,随时问随时有。
他带出来的徒弟也个个随了师傅,话不多内秀。福建、四川、甘州的所有炼钢厂、炼焦厂、碱厂、酸厂、玻璃窑用的全是胡家师徒的手艺。这还不算名门算啥,反正洪涛觉得一点不比苏轼他们家次。
但是胡丑儿的大儿子胡灵却成了家族叛徒,他不喜欢摆弄那些脏兮兮的窑炉,而是迷上了建桥。为此拜了王七为师,还有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在瓜洲镇跨江大桥工地上最忙活的不是王七,而是胡灵。
这次王七入朝为官,不能跟随工程兵北上,就把他这个最得意的门生派了过来。打仗的事儿别问,问了也不知道。但只要和建筑有关的,哪怕是他很不喜欢的窑炉,都手拿把攥。毕竟是家传本事,不想学也得学。
“那你给本王算算,在这里建一座关隘所需花费。要是不太多,等打完金人就在这里盖一座。”洪涛用马鞭点了点胡灵的大脑袋,这孩子多好,不招灾不惹祸,放在身边还能时刻让人自信。
“金人都打完了还要关隘何用?爹爹怕是年岁大了……”和胡灵比起来,另一边的黄毛怪就很不招人待见。
宸娘算是彻底服死养父了,自己抢了块怀表,结果当天晚上帐篷里就钻进个小贼,赵偲病还没好利落呢就来偷表了。表是没偷走,但宸娘不光没得意,还郁闷不已。
这次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赵偲被抓到之后咧开嘴就哭,还尿了裤子。搞得军营上下看自己的眼神都不太对,以为对刚九岁的小男孩有什么不轨的心思呢。再加上自己这副长相,除了养父和赵倜兄弟之外,就没人愿意相信。
可问题是养父和赵倜兄弟俩都让自己得罪光了,全不肯站出来主持公道。这事儿不用落井下石,只要袖手旁观,新军们就得和防贼一样防着。年岁稍小的士卒,都不敢往自己的帐篷边上靠,生怕也被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