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认为儒州才是最好的进攻方向,近啊,只有八十里路,还都是驿道。就算敌人援军来了,几十里路还能退不回来?幽州也不是光有新军,昌平就驻扎着好几万禁军呢。让他们和金国骑兵野战有点勉强,打个接应总会吧。
“丫头,你来说说,兴化和儒州到底该打哪个?”在这个问题上洪涛没急着下结论,而是把宸娘推到了地图前,让她发表看法。
“女儿只是客人,此等军伍大事岂是小女子……”结果宸娘还挺客气,扭扭捏捏的往后缩。
“这个屋里没有不相干的人,你既然进来了,作战结束之前哪儿都去不了。敢擅自离开营地一步,哨兵就会开枪。不信你就试试,这里除了几个怂蛋包之外,认识你的人并不多!”
这次宸娘回来,洪涛发现她变了。以前她是把坏水都抹在脸上,一见面就开始算计人。现在她看上去除了长相依旧和宋人迥异,性格什么的并无不妥。
但洪涛明白,这孩子当女王当的有了后遗症,坏水一点不见少,只是都藏到了肚子里,害起人来更阴损。对付这种人没啥好办法,只能动硬的。
“……女儿觉得应该打儒州。”宸娘瘪了瘪嘴,很不情愿的伸手指了指地图。
“把话说完,你又不是皇帝,半句话我们就得不问缘由马上执行啊!”
洪涛明白宸娘为啥不想发表意见,她是在等最佳时刻,最好让所有人都无计可施时再出面一锤定音。这可能也是当官的基本功吧,太早表态就会被动。
第855章 战幽州(七)
“其实在火枪和大炮面前,儒州和兴化之敌没有半点区别,多两万少两万也不是关键,关键是儒州比兴化交通方便,既可退回昌平,又能沿着桑干河西进蔚州。”
一看养父又把自己看穿了,宸娘只好收起一脸便宜笑容,拿起小木棍站到了地图前面,一边说一边指点着行军和退兵道路。
“这就不对了吧,儒州距昌平不足百里,新军为何要舍近求远沿桑干河西进?”
进入新军当参谋的不止赵佖,还有他的三个弟弟赵佶、赵俣和赵似。赵偲年纪太小没有任何职务,也不参加大部分军事训练,平日里只跟在平七海身边。
赵佶对军事真没啥兴趣,顶多学学如何看图绘图,遇到这类问题从来都不吱声。赵俣和赵似倒是挺喜欢看图打仗、指点江山,不管有没有见解也得积极参与,就属他们俩话多,对宸娘建议提出异议的就是赵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