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谊五十岁左右,方脸短须,棱角分明,和种鄂有几分神似。种朴只有三十多岁,可是光看胡子的话,他们叔侄俩应该掉过来才对。一双豹眼不怒自威,虽然站在种谊身后,却总盯着洪涛看。
“种家真是人才辈出,世代为朝廷镇守边塞,辛苦辛苦。”被一个胡子拉碴的大男人瞪着眼珠子猛看,洪涛没有半点不适,还一眼高一眼低的还了回去,然后拱了拱手,客套一句。
种家叔侄这个礼见得很勉强,还故意把摄政王排在了最后,说是挑衅吧,有点;说是不服吧,也有点;说是失礼吧,只能是一点点,挑不出太多。
洪涛原本就没指望种家叔侄能欢迎自己,更没认为他们会以礼相待。自己杀过种鄂的堂弟、抢过种家的军功、削弱过军武世家的利益、现在又要彻底改革军制。在他们眼中,自己怕是比党项人和契丹人还坏、还该死,能面子上过得去就不错了。
“摄政王代陛下御驾亲征才称得上辛苦,馆舍早已打扫干净,请随下官入城。”
种谊微微皱了皱眉,他是第一次和王诜面对面。早闻此人放荡不羁、举止轻浮,百闻不如一见,这副嘴脸、这副做派,确实不似朝廷重臣,更像军中的兵痞。
当下也不打算多聊,送入馆舍再弄个接风宴,自己的接待工作就算完成了。北伐、和谈的大概意图朝廷已经有了通知,但没说需要当地驻军协助,那自然就不关自己的事儿。
第846章 武将世家(二)
摄政王权势虽然很大,但也没大到可以越过枢密院随意指挥地方禁军的程度,所以没必要去主动配合什么。即便摄政王主动找上门来,那也得索要朝廷相关手续,没有的话,对不起,无法听令。
即便有朝廷公文,种谊也不会全力配合,能拖后腿时必须拖,不能拖创造机会还得拖。这不是为了私仇,而是家族存亡。
作为武将世家,国家军制的改动事关家族存亡。新皇帝上任伊始,立刻用新军替换了京畿禁军,并架空了殿前司和侍卫司,表明有对军制下手的意图。
这种改变对种家来讲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一旦失去了对军队的使用权,家族就将失去存续的依仗。这一点很多年前在永兴军路、秦凤路、熙河路已经有所表露,折家、姚家、种家都深受其害。
当年新军一鼓作气攻下了凉州、甘州、肃州,还扶持青塘人讨伐吐蕃各族,不到两年时间就让西北地区的外族威胁下降到了最低点。
本来是个大好事儿,不用再在秦凤路、熙河路驻扎重兵防御,可以让当地百姓逐步恢复性生产,自给自足,既节省了大笔军费支出和无数物资供应,还有可能像甘凉路一般快速进入纳税状态,让国库充盈不少。
但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不见得就对家族有利,失去了敌人,当地武将世家就失去了壮大的根本。古人不是云了嘛,狡兔死走狗烹。敌人都被打跑了,不再需要这么多军队,武将世家的重要性必然会下降。
当时姚家、种家、折家曾经想过不少办法试图扭转这种颓势,其中也包括刺杀王诜,但都没奏效。要不是西夏人也对王诜同仇敌忾,不肯透露大宋内部是谁暗中协助,神宗皇帝肯定会大开杀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