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又失言了……”殿中的人并没全走光,还有两个人在场。一位就是开封府尹王忠,还有一位则是布衣打扮的王二。
她作为总理府的总理不能入朝为官,所以无法参加朝堂议事。但到了内宫就是皇帝的第一谋士,只要皇帝乐意,什么机密会议都可以参加,哪怕是几位宰相在场也一样,在这里完全是皇帝说了算。
“……对对对,是朕、朕。二姐……总理,今日为何要做退让,有本王……呸!朕和王忠联手完全可以把分省制推行到川陕四路和福建路去。”
赵佣的性格比较稳重,那也是看和谁比,一旦完全放松,又会恢复到在军营中的做派,脚都抬上了御书案,说话的时候也没那么严谨了,一句话里出现了好几处硬伤。
“回禀陛下,臣也想马上就把全国官员都换掉,可是苦于手中无人,总不能随便找个工匠或者新军就去当地方官。治理地方不仅需要信心和想法,还得有实打实的本事。爹爹曾经说过,一个德道高尚的庸官,很可能比一个道德低下的能臣危害更大。先拿甘凉路做个试点,一方面可以向官员们展示改革的成效,一方面也能为爹爹争取时间,选拔、培养更多合格的基层管理者。到时候还可以让经验不足的他们先去甘凉路实习几个月,不要成为只会纸上谈兵的庸官。”
别看王二入京不到三个月,在有些做派上比赵佣这个正牌皇帝还标准呢,进退有据、礼法讲究,适应和学习能力极强。当然了,真要按照官员的礼法来要求她差得还是很远。
“这要等到何年才可以看到效果?”赵佣确实有点像神宗皇帝,表面上看着很沉稳,其实内心是个急性子。说干什么就想马上成功,多一天都不想等。
“陛下着的哪门子急,只要坚持下去,大宋这点地盘用不了五六年就全成特区了,到时候朝廷里这些碍眼的家伙不想辞官也得辞官。其实妨碍陛下的不是朝臣,而是辽国。爹爹说等他把禁军训练好,就让大姐率领北伐,先把辽国占了,然后继续向东到大海尽头,再向北到终年冰封的北极,全都纳入大宋版图。到时候陛下就是全天下的皇帝了,那些地方也得安排官员管理,想一想就头疼。”
王十二可没有王二的城府,和皇帝说话还撇着嘴指手画脚,一幅你不懂、你还嫩的德性,丝毫看不出太多的敬畏。
“哦,极东极北之地!朕也听老师讲过,快来说说那边是何景色,骑快马的话要走几日?”
好在赵佣也不是个合格的皇帝,还没习惯人人敬畏的感觉,对王十二的大不敬毫无反应,倒是对那些地名比较热衷。当下从书案下面抽出一大卷地图铺开,招呼王十二和王二过去指点。
“陛下该用膳了……”眼见三个人从御书案聊到了地毯上,一边的内官有点看不下去了,小声的提醒时间。
第832章 初见成效
“休得啰嗦!吃个饭干嘛还特意跑到膳堂去,派人端过来就是。对了,你和御膳房说一声别再弄那些寡淡无味的饭菜来糊弄朕,若是不会做就去问新军厨师。蠢材,弄个饭都弄不好,去去去!”
赵佣听见了,但没动地方,他正拿着笔在白令海峡上描绘呢。据说海峡对岸还有一大片土地,要是当地有树木就能弄一座船厂,就地建造大海船渡海。
光到极东大海已经满足不了他的畅想了,王十二说的很对,自己得做全天下的皇帝,海峡那边的应该也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