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页

想让士兵在关键时刻别掉链子,那就得也让他们有相应的收获,还不能吃大锅饭,那样培养出来的不是精兵,而是兵油子。

伴随着军制的军衔制度就是士兵的粮食、土地、工钱、级别。这次洪涛更懒,直接就把工匠的级别套用了过来,士兵分成三级、尉官分三级、校官分三级,每一级的工资都是不同的,且差距尽量拉大。

士兵不按照个人评定升级标准,而是以班为单位集体评定,这样可以避免个人英雄主义。你个体再强大也不能光想着单干,没任何作用,只能想办法融入集体更好的完成作战任务才有机会升级。

至于说抚恤金、伤残补偿金之类的名目暂时还没有。这也是为了符合时代的要求,这个年代当兵打仗真没那么娇贵,只要能按时拿到粮饷就很不错了。

人这个玩意吧,不能一下就把好处给太足。从吃糠咽菜直接到顿顿鸡鸭鱼肉,很快就会吃腻,然后就不觉得这种生活有什么幸福的。

好处得一点一点的增加,先往菜里放够盐,大家就觉得比以前清汤寡水幸福,等盐被习惯了之后再来点油腥,大家就又会觉得生活每天都在进步,心气也高。

不过洪涛也没太抠,他变相的提高了一下军人的地位,凡是因为伤残退役的济州岛士兵都会优先安排比较好的工作。

但千万别以为他光是为了军人家庭着想,如果光这么想宸娘和犹太长老会也不会答应,那得付出多大成本啊。

这么做其实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新军士兵服役期间要读书认字,还得学习简单的制图、医疗、机械、土木工程知识,如果是海军的话学习的技能更多。

不用聊其它的,仅仅就能写能算这一个技能,就比大宋百分之九十的人强,放到工坊或者后勤管理部门去总比刚从扫盲班里出来、啥市面也没见过的人强。而且士兵意志坚定、思想统一,习惯于服从上级指挥,比一般人反倒好管理。

用宸娘的话讲,全世界最坏的人就是她的爹爹,算计啥都能算计到骨子里去,可看上去全是大善人干的事儿。

第762章 清水河(一)

“有你们父女在我就没有出头之日!败军之将也别幸灾乐祸,说不定你还不如我呢!”也正是因为济州岛的军制特殊,所以蒋二郎根本不在意当副司令还是当团长。

这一路上他其实干的就是团长的活儿,而且济州岛的新军里也没有团长呢,除了他和萧兀纳这两个司令之外,最高的职务就是连长,成为第一个团长也不是坏事儿。

没有战争的年代军人就是升级慢,所以一听说要去打仗了,济州岛的新军根本没有背井离乡的惆怅,更不觉得去为别人打仗有什么可冤枉的,甚至比宋人还希望赶紧到战场,这样就有更多机会立战功升官加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