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

苗魁听课还是很认真的,只是并没全信王十的话,后者说只把王十所讲的东西当成了一种信仰。就像信奉宗教一样,再虔诚的信徒也不会百分百相信经书里讲的内容能很快实现,但他们总是抱着乐观肯定的态度。

“本王不正在想办法让美好的想法变成现实吗?想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立规矩,从皇帝到流民都要遵守的规矩。这个规矩不光你我承认,还得让大多数人一起承认,然后其它的事情全都可以迎刃而解。”

“在这之前我们不能去当破坏规矩的人,哪怕再难也得按照规矩来。齐王就是规矩的开始,皇帝是他们赵家的,我凭什么拿走?就因为我厉害?假如将来又出来一个比我还厉害的,岂不是又要来夺,夺不走就开打。”

“到头来我们建立了啥?什么都没有,还和现在一样谁拳头大谁说了算,那样是不成的。想不明白就回去问问周夫人,周夫人还讲不明白再找机会去问老十。等本王收拾完西夏人,肯定会入川看看的,到时候再讲也不迟。”

洪涛突然觉得光靠王十和王二用促进社为平台口口相传效率有点低,不如在长江学院里开办个讲习班。

把各地负责人和骨干定期抽调回来一批,专门就这些问题研讨研讨,免得总有各种认识上的偏差,同时也能让自己过过为人师的瘾。

第755章 出鞘(六)

“那自然是好,在下早就想听大人亲口讲述,不用等那么久,此去渭桥镇千里有余,日行二百里也需七八日,在下可以日日听大人教诲。”

以前苗魁跟在洪涛身边除了讨论行军打仗之外就是喝酒闲聊,他也不是个善言的人。但现在真是变了,成了个好奇宝宝,求知欲极强,还特别喜欢聊这种大逆不道的话题。

“你要跟我去魏桥镇?”洪涛一直以为苗魁是来押送弹药的,自己身边有王大、蒋二郎、萧兀纳,都是能领兵征战的将才,没必要再带上他。也是奔五十的人了,腿上还有伤,何必再去前线风餐露宿。

“周夫人听说大人要去边关作战就组建了一支新军,打算给大人一个惊喜。人数不太多也没经过战阵磨砺,但都是不错的小伙子,枪炮也用得熟练。只是他们的方言有些难懂,也没在大人麾下效过力,周夫人才命小人跟随北上,免得这些家伙乱了分寸。”

看样子苗魁还真是想去前线,除了周一日的命令之外,一说起打仗他眼睛里的神采也活了,还有过硬的理由。

“人数不太多是多少?”苗魁真要想去洪涛也不拦着,打几个胜仗能让他的心理问题完全康复。但听话里的意思还有一支军队要跟着,难道是这几十个人?这也叫军队,太不开眼了吧。

“四个营,都是见过血、会使用枪炮的青壮,不会抓民夫凑数的!大人若是嫌少,二个月之内还能再凑四个营,也是枪炮熟练之辈,只是没怎么见过大阵仗。”

苗魁觉得吧,你打仗我们送兵,必须不能嫌多只可能嫌少,咬了咬牙,把家底都报了出来,这可是没经过周一日批准的。

“本王什么时候允许你们私建军队了,这是谁的主意?你到底训练了多少人?”没想到报的数量越多洪涛脸上的表情越难看,要不是怕被搬运弹药的士兵听见,估计就要开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