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一向吃得饱睡得着,齐王和黄蜂怎么样,你孤身一人跑来可是遇到了难题?”
当初把高翠峰和黄蜂交给赵佣就是让他们俩尽量辅佐保护,没大事儿别再和自己见面,万一被新皇帝知道会多想的。
而且山川督查院暂时也顾不上赵佣,皇宫很难渗透。赵佣虽然出阁,却没被获准开衙建府,高太后说是想日日见到孙子,强行把他留在了皇宫内居住。
只是在六尚东边靠近宫墙的位置单辟出来两座院子作为赵佣的府邸,也允许属僚每日觐见,说王府不是王府,说东宫也不像东宫。
为什么会这样弄洪涛琢磨不透,他对古代皇室的各种规则习惯了解的更少。但长公主私下说过,高太后这么做很可能是为了保护孙子不受外界伤害。
对于这个解释洪涛还是认同的,毕竟当时赵佣才十二岁,贸然闯进朝堂政治确实有点太嫩了。万一被人设计陷害,先不说太子之位能不能拿到,怕是齐王的身份都保不住,直接就被踢出局了。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高太后并不是因为不喜欢赵佣才转而支持赵颢继位,她也是出于对权利平稳更迭的考量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另外可能也是对大儿子和二女婿联手抢夺权利的一种抗议,老太太非常明白皇家的权利从哪儿来,光靠手段强硬不保险,一旦把士大夫们逼急了保不齐又得改朝换代。
压制赵佣和王诜,改而由赵颢继位,也是做出一种愿意缓解矛盾的姿态给士大夫们看,但依旧想把皇位还给大儿子这一脉。
不管高太后如何计划儿孙的继位次序,高翠峰突然出现在扬子镇肯定是有大事件发生,大到他和赵佣都无法拿主意。
此时洪涛脸上没啥表现,可心里苦啊。我刚潜伏下来躲开朝堂大部分注意力想悄悄发展几年,你们就又来搅合,真是猪队友比敌人还麻烦!
第723章 国营和官僚
“殿下安好,时时念起姑丈甚是想念。幸好有福州日报和真理报才能得悉大人动向,甚慰矣。在下与黄蜂也挺好的,承蒙殿下垂爱,三番五次向太后和官家进言,力保峰提点渭桥镇和大名府坑冶铸钱公事,峰拿不准该不该领命才特此来请大人指点一二。”高翠峰指了指桌上的信,表示详情都在里面写着。
“……这是好事儿,于国于民都是好事儿,当然该去。老高啊,不要有太多顾虑,不管王相、章相还是本王有何矛盾,骨子里终归都是大宋臣子。矿产冶炼一事乃国家骨架,没有足够的好钢就造不出强弓劲弩,总不能让前线将士拿着大刀长矛去对抗敌人骑兵。渭桥镇和大名府乃本王创建不假,可它们从小长到大都离不开老高你的付出,眼睁睁看着它们毁于一旦,对你我乃至齐王殿下也没有半分好处。”
洪涛拿起信,也不薄,十多页纸,一看字体就是赵佣所写,既有毛笔字的洒脱又具硬笔字的凌厉。据说这孩子回到皇宫之内的第一个举动就是把毛笔给换了,换成了沾着油墨书写的硬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