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新船的事儿王浩就头疼,温家在漳州办的船厂生意挺好,武装商船也确实造出来一艘。但他们并不打算卖给王家,最终卖给谁还是要听凉王的意思。
好说歹说才答应借给王家用来训练水手,而下一艘船给谁依旧不明确。合算王家出钱出力,最终就落得个年底分红的待遇。钱倒是有的赚,但这离王浩的初衷相差太远。
更麻烦的还不是温家,而是王雄、王彬和王敦,他们三个整天和几个来路不明的人嘀嘀咕咕,还在水手里成立一个什么学习小组,训练之余就凑在一起读读写写,谁也不知道在折腾什么。
王家里会摆弄武装商船的只有他们三个,会在大海上分辨路径的也只有他们三个。说轻了不听、说重了就有一大堆废话等着。
王浩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三个族侄有点像驸马的儿童团做派,心里怕吧还不敢明说,要多别扭有多别扭。
“这事儿本官做主了,下一艘新船就是叔父的,成本价,一文钱都不许加。不过光靠漳州一地怕是满足不了王家和济州岛两地需求,本王打算开春之后让二虎和小豹到济州岛另开一座船厂,到时候两边一起造船就不用抢来抢去了。”
王家的三个族侄是怎么回事儿洪涛不清楚,但大概能猜到,肯定又是促进社和王十干的,她们把政工说教那一套也学去了。
王雄、王彬和王敦就是火种,由他们在王家内部发展促进社外围成员,再像滚雪球一般滚下去,过不了十年,王家下一代话事人里就该有促进社的正是社员了。到时候王浩说啥也没用,想下贼船都没机会,釜底抽薪啊!
但这件事儿洪涛就不打算透露了,王家有王家的诉求,自己有自己的,促进社有促进社的,只要大方向一致就没必要分出谁对谁错。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不让任何一个群体独大,比如温家船厂,自然也不能全控制在王家手里。
“……如此甚好、甚好……小人先去船上看看……”这下王浩是真傻眼了,原本以为能凭借温家船厂增加王家的话语权,现在看来又失算了。
不过济州岛上没有木料,总不能还从湟州运。这个问题王浩就不打算提建议了,这要王诜决定的事儿,总是有办法的,看看这次能不能凭空变出适合造船的大木来。
“大人为何喜欢与此种人多啰嗦,一肚子花花肠子!”王浩走了,蒋二郎又开始进谗言。在他看来只要手里有兵,还有滑轮弩和追魂枪,谁不听话就灭了谁。即便有王冠这层关系,那也不能太惯着。
“你倒是没有花花肠子,怎么不去日本做买卖,换回一船金银财宝给我看看?”洪涛照着蒋二郎肚子上就是一拳,可惜打上去硬邦邦的。这孙子总能提前预判,自己偷袭他基本就没成功过。
不过他的脑子也就这点能水了,标准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总以为什么事儿都能靠武力解决。当年在开封城里他和蒋大郎就这么活得挺累,多年过去依旧没啥长进。
“任何买卖都没有打仗赚钱……这是大人说的!”蒋二郎不太服气,再会做买卖也得跟在新军屁股后面捡垃圾,没有新军打跑西夏人王浩能去甘凉路大赚特赚?
“大人还说过商人很重要你怎么没记住?没有商人你能吃上罐头?没有商人贩卖鲸油你现在得穷的光屁股!鲸油在济州岛上分文不值,你就算每日辛勤劳动依旧得不到收入。但是经过商人把它运到大宋城市售卖,鲸油就变得有价值了,同时你的劳动也就有价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