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觉得这个办法简直太稳妥了,驸马是个好人不愿意牵连王家,还给王家指了一条大大的钱途。但好人不长命,越是好人越没好结果,真尼玛憋屈!
腊月初,海商们的海船回来了,把货仓装满之后在码头上依依挥别随风渐去。和海商们一起走的还有湟州号、肃州号和凉州号,它们将运送一千多名新军士兵去济州岛,然后就不回来了。
这些士兵都不愿意继续留在新军中接受朝廷指挥,当得知有蒋二郎可以投奔时,立刻兴高采烈的上了船。
还有二千多祖籍甘凉路的新军士兵想退伍返回家乡,洪涛给他们发放了官凭文书,分成十几批陆续返回,到了湟州之后再去湟州银行领取退伍金。
只是当初承诺的退伍军田真没办法兑现了,就算洪涛给了他们估计也拿不到,还平添烦恼,不如直话直说是自己无能食言。
好在士兵们也理解主帅的难处没有多要求什么,反倒给了洪涛一个承诺:将来如有机会再领兵出征他们还愿意跟随。
王韶的动作很快,或者说朝廷的动作很快。十二月中旬带着圣旨的内官就到了海河口,开国候王诜拓边有功、功在千秋,破格封为凉王,食邑千户。
这个主意也不知道是谁出的,凉州至今为止依旧是特区,在税收上根本没有食邑制度。也就是说凉王府可以去向凉州索要钱粮,但必须打破他自己定下的规矩。要钱还是要脸自己选,朝廷没责任。
除此之外,凉乃州,比吴王、晋王、齐王、秦王、楚王之类以国为名的王还是低一截,并肩王是并肩王,可是有点溜肩膀!且这个凉字真不太好听,人都凉了还王个毛。
说到底人家就是不太乐意给,但碍于先皇确实承诺过又不能食言,干脆找了这么一个操蛋称号,爱要不要,不要正好。
第632章 温和的大清洗
“本王……哈哈哈哈……老苗,一路上小心仔细,殿下的安危就拜托了!”要,干嘛不要?别人都觉得这个王不咋地但洪涛挺喜欢,没事就在新军里四处显摆。
一字并肩王既然封了,齐王殿下也就该回朝了。洪涛丝毫不掩饰自己不信任朝廷的思想,特意安排苗魁带着三千新军护送。至于说传旨的内官坚持不允,爱允不允,咱自己走,有本事你别跟着!
“大人……王爷放心,只要本官在齐王殿下就不会少一根毫毛!”
苗魁也是个死脑筋,洪涛劝了好几次让他也去济州找蒋二郎当草头王得了,但他就是不去,还说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怕就怕到时候想死都不容易,何必呢。
“姑丈的叮嘱本王都记下了,凉王殿下保重!”小赵佣也挺会煽情,临上马还施了个大礼,不是给姑丈的、也不是给凉王的,而是给太子太保的,尊师重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