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页

好端端的几个营地愣是被完全隔离开,谁进入营地就别想再出来,里面的病人嘛……有吃有喝,但得自己弄,没人照顾。

这么做好像能阻止瘟疫的蔓延,但也极大的打击了辽军的士气。本来战事就不顺利,各营都出现了伤亡,现在族人又无依无靠眼睁睁看着等死,心里不多想才怪。

老天爷也不给力,天空又飘起了雪花,一想起晚上又得听那些让人悲伤的喊话,还的冒着雪出去收拢城里放出来的战俘,脾气不好的人就开始爆发了,很多营寨里都发生了斗殴现象。

还有几个部族为了逃避晚上轮值吵了起来,要不是属珊军来的及时,他们恐怕就得刀兵相见了。

洪涛更气人,他居然把烤羊肉炉子搬上了城头,几十个炉子一起开烤,除了羊肉的香味之外,还要时不时往火堆里浇点酒精。

城下的辽军真闻不出好酒和酒精的区别,反正人家在城里又烤肉又喝酒就和过年差不多,半点扛不住的意思都没有。

咱在城外风餐露宿,满营都是伤兵和病人的哀嚎,白天晚上不得安生,能有口热乎吃就不错了,这个仗还打个什么劲儿。

第624章 援军来了

“大师以为此战如何?”这一切不光被热气球上的瞭望手看到了端倪,耶律洪基本人也心知肚明。他的应对方式很儒雅,天亮之后请来皇家供养的高僧做法,先为将士们祈福,再私下询问高僧的意见。

文化人,再笃信佛教,难怪皇帝做得不太成功,不具备成为政客头子的任何一点要素,耶律乙辛没把他也一起弄死就是天大的幸运。

高僧聊得真不是天意,而是自己的意思,或者说是契丹贵族集体的意见,他们不想再打下去了。城内的守军不仅硬还邪恶,南京道本来就是幽州汉民的地方,和契丹贵族没有太多切身利益关联。

为了汉民的土地让契丹儿郎拼命,抢回来还得还给汉人,这根本不符合草原上的规矩。你怎么当皇帝我们不管,但不能侵害大家的利益,否则咱就换个能给大家造福的人来坐这个位置。

耶律洪基不太擅长治理国家,也不怎么会领兵作战,但他不傻,高僧的意思听懂了,意思后面的意思也听懂了。

咋办呢?耶律洪基也没放过这个带人传话的高僧,你也干点正事儿吧,代表我去找宋人朝廷谈判,看看能不能从谈判桌上找回点面子。好歹也是御驾亲征,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更没脸。

这边准备着谈判的使节人选,那边还要继续攻城,强度无法保持和前几天一样,更像应付。上午折腾一个多时辰下午再折腾二个时辰,两边各自打卡下班。

洪涛倒是比较勤奋,时不常还加个夜班。但辽军吃一堑长一智,把所有俘虏都集中关押在几个有瘟疫的大营里派专人看守,再想随便下毒没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