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页

“我等若是不从呢!”怎么说呢,这位帅司大人确实如传闻中讲的一般不可理喻,且无法无天。军将们都不是怂人,当场就有人不太乐意了。你爱干啥干啥,凭什么用我们当枪使。

“你不乐意?本官可是好话说了一箩筐,不想和各位撕破脸伤了和气。但本官可是得过疯病的,你想试试嘛!”洪涛眼睛一瞪,双手撑着桌子站起来,直勾勾的盯着那位带头反对的都虞候。

“……试试又何妨,难不成你还敢……啊……噗通……”这位来自宣毅军的都虞候还挺硬气,也站起来瞪着眼打算叫叫板。

可惜话还没说完就一头栽倒在地,抽搐几下不动了,喉咙上插着一根黑乎乎的弩箭。射他的黑衣人正面无表情的拉动弩弦,又放上一支弩箭,端起来准备看谁还不服。

“……”碰上这么一位杀人不眨眼、且大权在握的上司,众军将只能敢怒不敢言,眼睁睁看着同僚的尸身被人像拖死狗一般拖了出去,地上留下了一道血痕。

“把尸首交还他的家人,再按照新军指挥使给予抚恤,就说是剿灭匪盗时不慎中箭。”

是不是心服口服洪涛控制不了,只要没人当面顶撞就可以。这位都虞候自己都没见过,更不知道姓名,但杀了也就杀了,没什么值得同情的,干这种工作多了人就会变麻木。

第544章 来了两个明白人

“诸位没意见本官就当同意了,从即日起诸位的部曲交由本官统领,大家就留在府内好好休息几天,不能随便出去走动,但可以给朝廷上书。顺便说一句,如果不想平白无故让属下丧命,最好不要轻易去鼓动他们做傻事。忍个把月朝廷的正式调令就会下达,我们好合好散,留着有用之躯去别处为国效力,何必非要惩一时之勇呢。”

事已至此洪涛就不想再争取什么了,说服一个人太难,说服这么多人基本没可能。只要他们不做无畏的反抗就算达到了目的,自己都把人家软禁了,还能指望对自己有啥好脸色吗?

就这样兵不血刃,不对,还是死了一个,以后可能还得死。然后这二万多禁军步卒就算临时变成了工程兵,被派往大名府北面的工地,拿刀枪的手抡起了铁锹和锄头。

反抗?不用担心,这些本来驻扎在不同州县的禁军又被以都为单位打散分配到不同的工段,兵甲利器全部收缴,除了当逃兵之外翻不起大浪花。

而且蒋二郎在对待反抗者的手段上和洪涛如出一辙,有过几次不成功的尝试之后,只要能保证吃喝供应、不打骂虐待、工作量合理,禁军们也就不急于反抗了,左右也是一两个月的事儿,忍忍吧。

对于帅司这次明显违反大宋律法的行径,宪司和漕司不干预也不配合。这很符合三人之间的君子协定,合法的人家就配合,不合法的就不配合,是不是上书弹劾那是人家的权利。

真没用一个月朝廷就有反应了,但来的不是御史也不是枢密院的调令,而是一老一中两个人。老的是枢密副使、领参谋部参谋王韶,中的是原鄜延路经略安抚使沈括。